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黄花》
《至黄花》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黄花城压岑,山合昼多阴。

坐见五陵雾,来为九月霖。

泥生剑戟涩,寒重鼓鼙沉。

寂寞松林外,那传孤雁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雁(gū yà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没有伴侣或支持者。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雁音(yàn yīn)的意思:指传递信息的声音或消息。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至黄花》描绘了秋天黄花城的景色和氛围。首句“黄花城压岑”以黄花城名与山势相映,暗示了地理位置的险峻。接着,“山合昼多阴”描绘出秋日阴郁的天气,渲染出一种沉闷的气氛。

“坐见五陵雾”中的“五陵雾”可能暗指历史遗迹或皇陵附近的迷雾,增添了神秘感。而“来为九月霖”则进一步强调了连绵的秋雨,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潮湿和冷寂。

“泥生剑戟涩”运用比喻,形容因雨水湿滑,武器显得滞涩难用,暗示战事或历史的沉寂。同时,“寒重鼓鼙沉”则写出了寒冷中军鼓声也变得低沉,象征着战争的遥远和寂静。

最后两句“寂寞松林外,那传孤雁音”,以孤独的雁鸣在寂静的松林之外回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黄花城秋日的萧瑟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赠张五鹿三绝句·其二

授经何循循,标行乃岳岳。

虽践五鹿称,畴忍折其角。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九

千金蓄稚鼎,万金买良药。

未必悬鹑子,翻恋人间乐。

(0)

梁内史奉诏为谭司马治墓便道归省访余弇园得三绝赠之·其二

白发闾休倚,红颜且下机。

里中争诧说,内史锦衣归。

(0)

陈玉叔大参自淮以蜀中新诗见示有答

双鲤何妨识面迟,沾沾同调复同时。

争传正字初年句,近得夔州以后诗。

三峡风涛从此壮,九河云物待君奇。

祇园一壑差无恙,未遣干旄使者知。

(0)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其四

佛书置不读,玄言谁与酬。

惟将嗒然意,来坐兹轩幽。

红萼总飞尽,黄莺犹滞留。

不知春色好,那得送春愁。

(0)

歌赠大宗伯袁公抑之七十

尚书自起东山卧,三月三台衮衣过。

冶城独湛冰壶色,大桁不受风尘涴。

烟花二月明堂深,是时君王在左个。

未悬大夫东郡车,且隐常伯南宫坐。

忆昔金闺并通籍,汝鸣朝阳谁敢和。

龙颜乍为尺疏回,鼠胆惊从一时破。

青衫举国望风彩,绛帐诸生承咳唾。

不斋偶成大常醉,没齿已分首阳饿。

相君耽耽日虎视,安能使汝终轗轲。

天上征书凡几下,眼前遗直唯一个。

岂惟公望重耆硕,予亦婆娑成老大。

鹏扶鴳息夸各适,蝇利蜗名爱偏挫。

二十四考今甫始,万八千岁谁独柰。

投分窃比松柏坚,有诗肯随燕雀贺。

异时真有抑之篇,为箴百岁武公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