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友 人 尉 蜀 中 唐 /徐 晶 故 友 汉 中 尉 ,请 为 西 蜀 吟 。人 家 多 种 橘 ,风 土 爱 弹 琴 。水 向 昆 明 阔 ,山 连 大 夏 深 。理 闲 无 别 事 ,时 寄 一 登 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夏(dà xià)的意思:指夏天炎热的季节。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故友(gù yǒu)的意思:故友指的是旧时的朋友,特指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汉中(hàn zhō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奋斗而取得成功或成就。
昆明(kū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美丽、出众。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西蜀(xī sh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四川地区,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与四川地区有关。
中尉(zhōng wèi)的意思:中尉是中国古代官衔中的一种,指军队中的军官。在成语中,中尉比喻地位较低或者权力不够的人。
- 注释
- 故友:老朋友。
汉中尉:官职名,汉代的一种中级军官。
请:请求。
为:替, 为…创作。
西蜀: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四川一带。
人家:居民区,村落。
多:很多。
种:种植。
橘:柑橘类水果,如橘子。
风土: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
爱:喜欢。
弹琴:弹奏古琴或其他弦乐器。
水:液体,这里指河流。
昆明:古代地名,今云南省昆明市。
阔:宽阔。
山:山脉。
连:连接。
大夏:古代地名,可能指夏朝或其后裔的领土,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理闲:处理闲暇时光。
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
时:时常。
寄:寄托,寄情。
一登临:一次登高眺望。
- 翻译
- 老朋友汉中尉,你能否为西蜀之地作诗吟唱?
那里的人家多植橘树,风俗喜好弹奏琴音。
水流向昆明湖宽广,山脉连绵直通大夏深处。
我闲暇无事,常常寄情于登高远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汉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故友汉中尉”一句直接点出了诗的背景,是诗人与旧友告别时的心情。"请为西蜀吟"则透露出诗人的请求,希望这位在汉中的朋友能在遥远的地方为他吟唱一曲。
接下来的“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汉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文化生活。橘树成为了那里的常见植物,而弹琴则成了当地居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闻到橙花的香气,听见琴声的悠扬。
“水向昆明阔,山连大夏深”两句则是对汉中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昆明水的开阔与大夏山的深邃都展示了汉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豁然开朗。
最后,“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表达了诗人的淡泊情怀。"理闲"意味着生活简单而平静,而“无别事”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纯粹和专注。"时寄一登临"则是诗人在特定时刻内心的感慨,通过登临来体验那份宁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心境,是诗人对于朋友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深情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衰二首·其一
劲风吹北林,落叶舞南牖。
岁序忽已高,峥嵘薄星斗。
大化驱群物,始终迭相授。
羲和亦何为,挟日但西走。
少壮驰目前,衰颓蹑人后。
星星两霜鬓,伴我老成丑。
学道苦嗟晚,扪心更馀咎。
兹意将奈何,投身就杯酒。
赠传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译场之盛
梵劫扶皇历,高才会圣门。
五天真释种,三国旧王孙。
译诂生知慧,卿联万户恩。
斋熏光汉邸,结集盛秦园。
交照无殊俗,多闻属上根。
学徒纷雾委,经录灿星繁。
妙义观心德,华音置使翻。
祝场千偈出,空境一灯存。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
院碑鳌抃岛,御榜鹫巢轩。
地倚区中胜,人缘物外尊。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