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蜀 王 唐 /张 道 古 封 章 才 达 冕 旒 前 ,黜 诏 俄 离 玉 座 端 。二 乱 岂 由 明 主 用 ,五 危 终 被 佞 臣 弹 。西 巡 凤 府 非 为 固 ,东 播 銮 舆 卒 未 安 。谏 疏 至 今 如 可 在 ,谁 能 更 与 读 来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谏疏(jiàn shū)的意思:指进谏的奏疏,用于形容直言敢谏的言辞。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佞臣(nìng chén)的意思:指奸邪、阴险狡诈的官员或谄媚奉承的人。
舆卒(yú zú)的意思:指在舆论场上表达意见或者发表言论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因言论不当而遭受攻击或遭到处罚。
玉座(yù zuò)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高位或统治地位。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道古的作品《上蜀王》,通过这短短的八句,可以窥见诗人对时政的关注和批判,以及他个人对于忠诚谏言的坚持。开篇“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两句,描绘了皇帝刚刚接到奏章并且已经开始处理朝政的情况,显示出一种紧迫和急切的氛围。
接着,“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忧虑。这里的“二乱”、“五危”可能是指朝政混乱、国泰民安受到威胁的情况,而“明主”、“佞臣”则暗示了诗人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君主的用人失察,导致奸臣当道。
“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两句,则是对皇帝出行巡视的质疑。凤府和銮舆都是皇家车驾的代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频繁外出的不赞成态度,以及对于国之不安定的担忧。
最后,“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表达了他希望自己的忠诚谏言能够被重视和传承下去的愿望。这里的“谏疏”指的是上奏皇帝的文书,而“至今如可在”则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作品可能被后世所留意的信心。
总体而言,此诗反映了唐代政治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忠诚、批评和传承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信相院默庵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
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
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
自问呵默者,了然成妄谈。
念衰
岁月不待人,驱我向衰境。
朱颜日辞貌,缟鬓飒垂领。
意昏若坐雾,欢坠似羸井。
病多兹及慵,志怯遂依静。
问我何功德,乃玷鸡翘省。
始愿常谬悠,薄霄图振景。
栈车值塞路,蹇蹇莫吾骋。
君恩盖如天,分虎向东郢。
沈忧诚万绪,通宵付耿耿。
失旦安暇鸣,值露徒能警。
私计狭且偷,荣路浩方永。
惟馀昧死章,将露乞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