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巳再饥·其一》
《丁巳再饥·其一》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彼苍何可问,异祲若为常。

秋至祈雨,田空又见蝗。

疗饥人啖鬼,劝赈肉医疮。

沟瘠填难尽,流离路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苍(bǐ cāng)的意思:彼方的苍天,指远方的天空或者天上的神仙。

沟瘠(gōu jí)的意思:形容沟渠荒瘠,土地贫瘠不肥沃。

疗饥(liáo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路旁(lù páng)的意思:指在道路两旁或沿途。

祈雨(qí yǔ)的意思:祈求天降雨水,希望能够获得雨水以滋润土地。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丁巳年再次发生的饥荒景象,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灾荒中的苦难生活。首句“彼苍何可问”,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无奈与质疑,暗示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灾难。接着,“异祲若为常”则揭示了灾荒频发的常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脆弱性。

“秋至还祈雨,田空又见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秋季祈求雨水以缓解旱情,但同时又遭受蝗虫灾害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接下来,“疗饥人啖鬼,劝赈肉医疮”这两句更是将人间苦难推向极致,描述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吃人肉、求助于肉食以救治病痛的悲惨情景,深刻揭示了饥荒带来的道德沦丧和社会崩溃。

最后,“沟瘠填难尽,流离满路旁”两句,形象地展示了灾民四处流浪、无处安身的凄凉景象,沟壑中尸体堆积如山,难以清理,道路两旁都是流离失所的人们,描绘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社会悲剧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灾荒对社会的严重破坏,以及人性在极端条件下的扭曲,是明代社会现实主义诗歌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寄吕德元时为督府属二绝·其二

祖生晚节并刘琨,独免声消贾谧尘。

虎士淮淝初小捷,谢庭兰玉绝常伦。

(0)

蔡州任氏阅世堂

朱君长桐乡,死食桐乡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0)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其一

昔日高僧今白衣,人生变化定难知。

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无本诗。

(0)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其一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0)

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

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

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

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

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

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

远游聊自喜,三见岁时丰。

(0)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其二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