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直舍雠理律书呈同舍二首·其二》
《直舍雠理律书呈同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经筵敢倦力刊梓,国典将追鼎铸书。

静对阙疑阁笔,不知三古字为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典将(diǎn jiāng)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将领或军事统帅。

阁笔(gé bǐ)的意思:阁笔是指高官或学者在阁楼上写作或书写文章的笔。

古字(gǔ zì)的意思:指古代的文字或字体。

国典(guó diǎn)的意思: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经筵(jīng yá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或学堂里举行的重要宴会或学术讲座。

阙疑(quē yí)的意思:疑虑不安,心中有疑问。

三古(sā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景物和事物。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翻译
我对于经筵讲解不敢有丝毫懈怠,致力于整理典籍如同铸鼎刻书。
在静静思考时,若有所疑便放下笔,浑然不觉‘三古’二字原来像鱼形
注释
经筵: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
敢倦:不敢疲倦。
梓:古代刻板印刷的木版。
国典:国家的重要文献或法典。
鼎铸书:比喻精心编纂、整理重要的书籍。
阙疑:存疑之处,指在思考中的问题。
阁笔:放下笔,表示暂停或思索。
三古:泛指古代,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字或文化。
字为鱼:可能是文字的某种艺术装饰或象形,使字形看起来像鱼。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宋祁的《直舍雠理律书呈同舍二首(其二)》。诗中“经筵敢倦力刊梓,国典将追鼎铸书”表达了作者在学习和研究古籍文献时不懈怠的态度,以及对传承国家典籍、追溯历史文化的决心。“静对阙疑还阁笔,不知三古字为鱼”则描绘诗人独坐思考,面对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疑难,对“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时代的文字学问产生困惑,犹如捕捉到一个“鱼”一样,既表达了作者对学问探究的兴奋之情,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学术追求。

宋祁在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探索,以及对文字学问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是在学习古籍,更是在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创作。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经典文献的重视以及个人学术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三十九

栽成如栅阻牛羊,误认黄梨绕道旁。

青实遍簪番妇髻,却憎重价购都梁。

(0)

火山

猫雾接猫罗,二山若联甒。

其东竞巊溟,破瘴青烟举。

入宵势尤炽,光射倭人橹。

想像垠崖交,磊落燖炰聚。

独脚走且僵,安问麠与麈。

石崩激砰磕,枯欹压杗柱。

狞飙倏荡簸,转瞬添焦土。蕴隆朱?窟,谅有千岁鼠。

修毛扳拔茸,焱焱光腾杼。

织成火浣布,被服骄彊禦。

兹山神灵閟,有路不敢取。

异物幸绝传,诸番免囹圄。

(0)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沙连内山里,形胜类户门。

其中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关键南北卡,奸宄往来频。

昔以逋逃薮,议弃为荆榛。

此处田土饶,山木利斧斤。

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

左拊半线臂,右塞鹿港漘。

既清逸贼巢,亦靖野番氛。

邑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

(0)

北行杂咏·其三

傀儡堆云连碧落,崦嵫衔日带寒烟。

微闻香气来糖廍,屡见青葱度蔗田。

翠竹丛中村犬吠,白沙池上水牛眠。

三年海国巡民社,可是皇仁已遍宣。

(0)

次韵酬文访并呈同社

甲子流年过等头,天教吾老益多愁。

也知有偶应无独,何意同时却异忧。

鲁史窃思宣圣笔,野人难就使君舟。

龙钟不合云台画,大泽羊裘志可酬。

(0)

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其一

仁山营别墅,如在画图中。

野鸟窥新绿,池鱼唼落红。

仙源差可拟,佳趣本难穷。

时向闲庭立,浇花课小童。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