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俗(biàn sú)的意思:改变习俗或风气,使之更加文明、高尚。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到时(dào shí)的意思:指到了指定的时间或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公田(gōng tián)的意思:公共的土地
官僚(guān liáo)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国家里的官员;官吏。
(2) (名)指官僚主义。耍官僚。(作宾语)
[构成]
并列式:官+僚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老小(lǎo xiǎo)的意思:指年纪小的人或长辈。
廨宇(xiè yǔ)的意思:廨宇指官府、官署的大楼房。
应变(yìng biàn)的意思: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景象,通过对比与期待传达了诗人对于新宰执政理念和期许的寄托。开篇"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表明君主刚上任为宰相,而战争的痕迹仍未消除,这不仅是对时局的描写,也隐含了内战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紧接着"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则进一步刻画出战乱之后城邑中残留的老弱与稀少的官员形象,凸显出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诗中"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两句,通过对政府建筑(廨宇)遭受战火和公共田地被侵占的情景,强调了战争给国家和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最后"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宰能够顺应时势,改变不良风俗,以及推行新政策以恢复馀姚县治理的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以战争后的废墟和人民的苦难为背景,寄托着对新政权的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与政治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真长书记知舞阳
尘土淹沉客,诗书梦寐身。
又辞千里幕,去布一同春。
路想多归户,庭应绝涝民。
青衫莫嗟叹,知已在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