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其二》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其二》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从俗不如僧,此语吾闻识者曾。

今日山中逢二子,袈裟引路登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从俗(cóng sú)的意思:遵循大众的习俗和观点

登登(dēng d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识者(shí zhě)的意思:指能够认识、了解事物本质和内涵的人。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闻识(wén shí)的意思:指通过听闻和学习,增加知识和见识。

引路(yǐn lù)的意思:给予指引或引导别人前进的行为。

游从(yóu cóng)的意思:跟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冬日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世俗之客与僧侣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僧侣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游从俗客不如僧”,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推崇。这里的“俗客”指的是世俗之人,与之相对的是“僧”,即出家人。诗人认为,与世俗之人相比,僧侣的生活更加超脱尘世,充满了宁静与自由。

接着,“此语吾闻识者曾”一句,表明了这种观点并非诗人独有,而是被许多有见识的人所认同。这不仅增强了观点的权威性,也暗示了僧侣生活态度的普遍价值。

后两句“今日山中逢二子,袈裟风引路登登”,则具体描绘了诗人与两位僧侣相遇的情景。在山中行走时,诗人遇到了两位身着袈裟的僧侣,他们的步伐轻盈,仿佛被微风吹动,显得格外自在。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僧侣们修行生活的轻松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具体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侣清净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辛亥寒食清明之交杜陵先生暂归省谒与诸生食罢游后园独坐萧然戏作长句示诸儿

春风吹花次第芳,桃红李白蔷薇黄。

榆钱柳絮飞欲狂,酴醾引蔓草木香。

老人燕坐窥虞唐,目览千载游八荒。

群儿奔趋如群羊,走过东阡复西厢。

归来汗喘无可将,何如明窗治墨庄。

读诵经史声琅琅,音节閒美非笙簧。

有如农夫勤理秧,秋来乃有千斯仓。

先生既至心不忙,背念衮衮倾三湘。

一语蹇吃涕泗滂,老大空腹徒悲伤。

圣明天子坐未央,收拾俊杰罗文章。

袖然举首充贤良,仲舒轼辙俱轩昂。

吾家有子雏凤凰,声价一日驰帝乡。

随群逐队恣颉颃,终抱粪壤如蜣螂。

(0)

寿冯德厚三首·其三

朱弦疏越澹徽音,身在尘中只古心。

祝子长年仍健饭,好书读到夜沈沈。

(0)

题骖鸾阁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

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0)

题石门张氏园

为米徒劳束带难,当时彭泽便休官。

高情曾赋归来句,尽入名园扁署看。

(0)

金山寺

波涛涌处浮双塔,塔影高低树影边。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

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

闻说老龙归洞口,几回惊起定僧禅。

(0)

岳麓宫道房

借问经行处,群仙第几家。

晴檐鸣雪滴,虚砌影梅花。

香爇何年柏,芽煎未社茶。

道人三四辈,相对诵南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