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须致诮涸堪待,且看常逢盈不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亏(bù kuī)的意思:没有亏欠,没有亏损
高更(gāo g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能力、智慧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浑成(hú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样貌或状态非常完整、完美,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设如(shè rú)的意思:设想如同
书斋(shū zhāi)的意思:指读书、写字的地方。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物意(wù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鉴赏
此诗以水喻人,以鉴池为室,描绘了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质与寓意。首句“㪺水浑成亩鉴池”,用水的浑浊比喻人的复杂性,但通过精心的布置,使这复杂的“水”成为了一面可以映照人心的“鉴池”。接下来,“书斋池上对偏宜”,点明了这鉴池位于书斋之上,适宜于静心思考和自我反省。
“漫须致诮涸堪待,且看常逢盈不亏。”这两句表达了水无论是在干涸还是满盈的状态下,都应保持其本真,不应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这里暗含了人生的哲理,即人应当坚守本心,不论遭遇何种境遇,都不应失去自我。
“一节之明皆自得,无私而照即吾师。”进一步阐述了水的透明与无私,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映照出事物的真实面貌,是学习的榜样。这里的“一节之明”既指水的清澈,也象征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智慧。
最后,“设如水落原非鉴,物意不留高更奇。”如果水干涸了,就不再是那面能映照万物的镜子,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这里强调了事物的价值在于其功能与作用,而非表面的形态或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更高尚的目标,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成就或物质的拥有。
整首诗通过水的不同状态来隐喻人生的道理,强调了自我反省、坚守本心、追求高尚目标的重要性,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