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真能动,云轻幸不遮。
携光开万里,飘影驻千家。
星路思飞轸,河矶欲上槎。
此诗描绘了月夜之景,以风与云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风满真能动”,以风起之态,暗示月夜的宁静被打破,预示着某种动态即将发生。次句“云轻幸不遮”,表达了对云层轻薄,未遮挡月光的庆幸,使得月色得以充分展现。接下来,“携光开万里,飘影驻千家”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远近万家,展现出月夜的广袤与明亮。
“星路思飞轸,河矶欲上槎”则将视角转向星空与河流,通过想象中的飞马与木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空间感,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探索精神的向往。最后,“飘飘若遗世,独立思无涯”两句,以月夜的静谧与深远,引发读者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超然物外、独立思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月夜的独特魅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与情感共鸣。
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
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趁暖戏晴川,依人上画船。
粉销烟翅薄,香冷露须拳。
野菜疏篱外,山花小径边。
夜深桃李梦,犹在绮罗筵。
弓刀挂墙旗拂瓦,行人过门须下马。
日暮将军纵酒归,白棒横街人乱打。
朱门一闭春草积,官印斜封泥涴壁。
守卒收釐屋后池,邻翁晒麦阶前石。
帘幕当年尽绮罗,网丝颠倒腐萤多。
杏梁风雨丹青湿,时有野鸠来做窠。
楼台易成还易废,前年犹是桑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