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十一少司成沈先生懋孝》
《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十一少司成沈先生懋孝》全文
明 / 陆启浤   形式: 古风

司成大雅流,中岁闭户

身闻王李言,落落分其路。

探经非匿理,立诚乏诡步。

世乃执委端,秦汉强自附。

贲园十万言,白首焉所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司成(sī chéng)的意思:司成指的是执掌权力的人能够控制和决定一切事物的结果。

王李(wáng lǐ)的意思:指代人名,表示普通人或平凡之人。

委端(wěi duān)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或结局已经明确,无需再做任何改变或努力。

雅流(yǎ liú)的意思:雅流指的是高雅的文化流派或风尚。

中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年龄在中间的岁数,即中年。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陆启浤所作,名为《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十一)少司成沈先生懋孝》。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沈懋孝的少司成,以其高雅的风范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

首句“司成大雅流,中岁早闭户”,点出了沈懋孝的非凡才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他年轻时便已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并在中年时选择闭门读书,潜心于学术研究,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接着,“身闻王李言,落落分其路”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沈懋孝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他不仅广泛涉猎,而且能够独立思考,不盲目追随他人观点,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探经非匿理,立诚乏诡步”则体现了沈懋孝在学术探索上的严谨态度。他追求真理,不藏私,也不走捷径,而是以真诚的态度去探寻知识的真谛。

“世乃执委端,秦汉强自附”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沈懋孝对于时代风气的批判。他认为,世人往往固守陈规,不愿接受新知,甚至强行将自己与古人联系起来,缺乏创新精神。

最后,“贲园十万言,白首焉所慕”总结了沈懋孝的一生。他虽有丰富的学术成果,但并未因此满足,直至白发苍苍仍不断追求知识的真谛,展现了其终身学习、不懈探索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沈懋孝一生的描绘,赞美了他在学术上所展现出的高远追求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学者形象的向往与推崇。

作者介绍

陆启浤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赠钱公溥地官正郎奉诏归省

公溥思亲疏,文舆作伴归。

几年同绛帐,到日两莱衣。

日决冥冥翼,心悬猎猎旂。

樊笼有羁鸟,争得羡群飞。

(0)

赠常司教之婺源诗

广文从北斗,肃肃趁春来。

桃李迎门待,春风称意栽。

青毡他自冷,素业是谁开。

若到齐云胜,因风寄语回。

(0)

送少司徒王公鹤亭先生考蒲之京

鹤亭海鹤姿,独立未入群。

依然在人寰,翛翛见风神。

古来贤俊者,气习不能沦。

夫君京洛士,衣袂无淄尘。

屡迁不入朝,留都邦计新。

报政或前席,赢绌具能陈。

(0)

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

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

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

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0)

寄题心期院诗

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0)

题潘司马三锡册后

盘古未分判,乾坤尚鸿濛。

一锡天地辟,再锡民物丰。

三锡人文朗,圣人出弥缝。

乃闻大圣先,三命滋益恭。

佝偻走循墙,铭鼎垂无穷。

莪峰新安秀,簪笏夙显庸。

四方迈宣力,帝锡三褒功。

玺书复叠降,纶綍何殷隆。

父老行叹息,信哉仁者荣。

将以铭肺腑,肺腑难为工。

将以书诸绅,绅亦有违从。

不如志诸册,置座胜鼎钟。

匪以誇稽古,维表事君终。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