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河舟中作》
《黄河舟中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河流日月,万里客愁中。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

暮心生寂寞春气鸿濛

吾道沧海乘桴孰可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流黄(liú huá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黄沙流动,比喻人世间的繁华景象短暂而虚幻。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黄河舟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悲凉与孤独之感。首句“河流黄日月”,以黄河的黄色映衬出日月的光辉,既展现了黄河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接着,“万里客愁中”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万里之遥的旅途,加上无尽的离愁别绪,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荒凉。清霜覆盖的天空,给人以寒冷和苦涩的感觉;而“白草空”则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空旷与荒芜,与前文的“万里”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又孤寂的氛围。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濛”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黄昏时刻,心中滋生出的寂寞感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混沌的状态,既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应该像大海一样广阔,但又感叹于找不到能够一同前行的人,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孤独与群体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消夏二首·其一

客中未唱竹枝歌,荏苒流光梦里过。

禅韵一声新月上,远山烘翠暮云多。

(0)

老圃

老圃生涯辟半弓,此身拌老灌园中。

夕阳花瘦一篱菊,细雨叶肥千本菘。

活水豆浇牛踏碧,新绳架护雁来红。

名缰利锁而今脱,荆棘何从困遁翁。

(0)

柳浪闻莺

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

栗留几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

(0)

降旨加赈江南去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

遇灾蠲赈循常经,赈则有期蠲赋耳。

积逋原在不蠲例,加赈更惟待特旨。

新正江浙逋尽宽,入疆民瘼尤详揣。

虽无展转沟壑人,大半衣裳多蓝缕。

赈期视灾为短长,长者较可短奚恃。

命加一月普予粮,无论极次贫同视。

撙节庶可度青黄,尚在有司善经理。

誊黄谢惠亦何必,调幕怀惭正无已。

(0)

题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其三荸荠

刺齿铿然沁冷香,紫琼丸贮碧琳筐。

江乡风味真清绝,何事偏方猪与羊。

(0)

实胜寺八韵

金川昔奏绩,实胜葺祗园。

事迹纪穹碣,营规缮列屯。

即今平厄鲁,更顺定花门。

允藉鹰扬勇,敢忘鸿佑恩。

造功庆维兆,嬉武戒犹存。

佛力恃奚可,人为勉应敦。

聊因观众技,便以识衷言。

怵惕外宁候,范文有至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