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清晨出行至京城的情景,充满了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与对随从的关怀。
首句“两宵停跸到皇都”,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连续两夜驻跸休息,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场景。这里的“跸”字,原指帝王出行时所开道的仪仗队,此处借指皇帝的行程,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尊贵的身份和出行的隆重。
次句“晓起翻怜七萃徒”,则转而表达了对随从的怜悯之情。黎明时分,皇帝起身,回想起跟随的侍从们,心中不禁生出怜惜之意。这不仅体现了皇帝对身边人的关心,也流露出对旅途劳苦的深切同情。
第三句“硉兀不辞鞭瘦马”,进一步描述了旅途的艰辛。面对崎岖不平的道路,皇帝不辞辛劳,亲自策马前行,即使马匹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瘦弱,也毫不在意。这一句通过描绘皇帝亲自驾驭瘦马的形象,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事务的全情投入。
最后一句“更无欲歇怨长途”,则表达了皇帝对于长途跋涉的无奈与不满。尽管心中有怨言,但为了国家的事务和民众的福祉,他依然坚持前行,没有丝毫想要停止的意思。这句话既体现了皇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古代君主为国为民不惜劳苦的高尚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在长途跋涉中对随从的关怀、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宫廷纪行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鹿溪逸兴为郯城尹洪启明题
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
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
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
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
一从鹏翮同风举,天北天南几寒暑。
清风明月故须吾,墨绶铜章乌用汝。
何如临溪濯缨尘,沙鸥盟事堪重陈。
尊酒斜阳閒放棹,断矶春水晴垂纶。
浅深况免波涛恶,十年旧梦今方觉。
诗筒茶鼎老生涯,藜杖芒鞋醉行乐。
吁嗟此乐人少知,名场利路分多岐。
柴桑千载卓哉见,北山当日胡为移。
芙蓉水通松菊径,秋江景亦鹿溪胜。
便须拂袖归去来,与君重续山阴兴。
《鹿溪逸兴为郯城尹洪启明题》【明·林廷模】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一从鹏翮同风举,天北天南几寒暑。清风明月故须吾,墨绶铜章乌用汝。何如临溪濯缨尘,沙鸥盟事堪重陈。尊酒斜阳閒放棹,断矶春水晴垂纶。浅深况免波涛恶,十年旧梦今方觉。诗筒茶鼎老生涯,藜杖芒鞋醉行乐。吁嗟此乐人少知,名场利路分多岐。柴桑千载卓哉见,北山当日胡为移。芙蓉水通松菊径,秋江景亦鹿溪胜。便须拂袖归去来,与君重续山阴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467c69993cee28512.html
送王秉衡道长出按陜西分韵得独字
有客秣骢马,豸冠被朱服。
驾言将何之,先声动华麓。
曾飞玉堂翰,更累青琐牍。
历亲郡县政,民瘼尽耳目。
所遭异坦阻,平生耿介独。
行行届高秋,风霜共洁肃。
狐狸安足问,豺狼敢当陆。
按辔渭水滨,雨馀桑麻绿。
我为西人喜,重受清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