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源泉:形容水势汹涌或清澈。
虚岩:指岩石缝隙或空洞中的水源。
桑者:养蚕的人。
閒閒:形容人的悠闲状态。
人已蚕:指人们已经开始养蚕的季节。
剪韭:剪韭菜,比喻及时收获。
千取百:形容数量多,频繁收割。
种瓜:种植瓜类作物。
二生三:指种植后新生出更多的瓜苗,象征繁殖旺盛。
- 翻译
- 清澈的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涌出,
养蚕的人悠闲地忙碌着,已经开始采桑养蚕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艾性夫的作品,名为《经语诗戏效唐子西(其二)》。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的诗歌,其中蕴含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源泉混混出虚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谷间清泉汩汩而出的场景。这里的“混混”传达了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而“虚岩”则让人想象到泉水可能流经的幽深之处。
接着,“桑者閒閒人已蚕”,诗人通过对桑树生长周期的观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里的“閒閒”形容了人们在桑田中的悠闲状态,而“人已蚕”则指的是春天到了,人们开始养蚕。
下一句,“剪韭不妨千取百”,写的是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和乐观态度。韭菜是易于生长且可多次采摘的蔬菜,这里象征着简单生活中的满足与喜悦。
最后,“种瓜且喜二生三”表达了农人对于瓜果重生的期待与喜悦之情。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赞赏,也反映出古人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祥和且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一蟋蟀吟
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
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
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
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
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
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
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
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
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
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
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
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
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
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
如驱万马,长城窟黑。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
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
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一蟋蟀吟》【清·张问陶】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如驱万马,长城窟黑。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5967c68bfdccb0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