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梅花.过鹦鹉洲》
《望梅花.过鹦鹉洲》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望梅花

芳草萋萋如画唤起祢生閒话。死向风波不怕

长裤请君穿罢。除是阿瞒还值骂。黄祖不堪君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瞒(ā mán)的意思:指一个人以虚伪的言行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本性。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长裤(cháng kù)的意思:指男子穿的裤子,与“短裤”相对。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还值(hái zhí)的意思:表示事物的价值或意义仍然存在或依然重要。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祢生(mí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和命运,通常用来表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诗《望梅花·过鹦鹉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首句“芳草萋萋如画”,以“芳草”为载体,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读者眼前。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接着,“唤起祢生闲话”,这里的“祢生”可能是指历史上的祢衡,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诗人借“闲话”二字,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历史人物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死向风波曾不怕”,这句话通过描述祢衡面对生死时的勇敢态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风波”既可指自然界的风浪,也可比喻人生的起伏与挑战,体现了诗人对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的精神的赞美。

“长裤请君穿罢”,这一句似乎在借用某种象征或隐喻,可能是对祢衡或历史人物的一种礼赞,也可能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除是阿瞒还值骂”,这里的“阿瞒”指的是曹操,即历史上的“阿瞒”。诗人提到曹操,可能是在探讨历史上不同人物的评价标准,以及对权力与智慧的不同理解。这句话或许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的反思,以及对道德评判标准的探讨。

“黄祖不堪君诧”,黄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与祢衡有关。这里通过对比黄祖与祢衡,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人物个性与行为的差异性认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旅,也是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项似道眉子砚

新安砚石旧多奇,砚入黄扉得所归。

呵水浮云尤物视,传衣半夜伟人知。

坡仙为欠十眉咏,李及何妨一砚持。

堪笑泉田老居士,无端浑沌尽新眉。

(0)

次周尚书八首·其一

卜隐偏宜大好州,浮云梦不到王侯。

细评月露苍山峙,静止花阑绿水流。

泉□□□□□□,□蓑无雨可淋头。

西江宾幕相须久,赢得闲吟谒道周。

(0)

不执宝大师房

枯槁形容七十馀,见人无力出禅居。

萧然丈室常扃户,一炷清香万虑除。

(0)

倦书图·其一

日长偏困校雠人,袖手旁观亦欠伸。

一觉黑甜酣午枕,绝怜识字苦劳神。

(0)

送戚性传

睢阳书院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

文物相传今几叶,又开讲席淑来人。

(0)

保安寺

扰扰尘埃白日忙,偶然来谒赞公房。

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

林静鸟声酬客语,风来花气逐人香。

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