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因爱竹重相访,尼亦看经未可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岑(bì cén)的意思:形容山色清新明丽。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高鸟(gāo niǎo)的意思:指地位高、能力强的人。
闺中(guī zhōng)的意思:指女子的内室、女性私人空间。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寥寂(liáo jì)的意思:形容非常冷清、寂静。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洗心(xǐ xīn)的意思:指改过自新,摒弃旧的思想、行为,重新做人。
仙梵(xiān fà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高亢。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针线(zhēn xiàn)的意思:指缝衣服、做针线活儿。比喻细心、耐心、认真地做事。
至于(zhì yú)的意思:表示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处理方式或态度,引出接下来要说的话题或内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季再次探访白衣尼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清幽静谧的氛围以及自然景色的变换。首句“黄叶凄风散碧岑”以“黄叶”和“凄风”勾勒出秋天的萧瑟景象,“碧岑”则暗示了山色的苍翠,营造了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凄凉与宁静之美。接下来的“禅关寥寂至于今”点明了庵内的禅意与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禅关的存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侬因爱竹重相访,尼亦看经未可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庵内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尼姑修行生活的关注。诗人亲自前来探访,而尼姑则在专心致志地诵读佛经,两者的行为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精神修行的尊重。
“四面短垣浮野色,数声高鸟入空林”描绘了庵周围自然景色的广阔与宁静,短垣与野色、高鸟与空林的组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进一步强化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最后,“闺中暂可停针线,仙梵频闻一洗心”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世俗事务,沉浸在庵内修行氛围中的感受。这里的“闺中”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尘世生活,“针线”代表日常琐事,而“仙梵”则是指庵内的佛教仪式或修行活动,诗人通过这些描述,传达了寻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九日忆菊
节物都何晚,佳辰容易过。
黄花不足念,当奈酒杯何。
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子访余留未久其家报以细民艰食急归发廪赈之
收缨古蜜浦,抱袂生姜门。
九九书自注,邀余缀篇端。
久衰余学废,弥隐子道尊。
时维冬雷数,云雪常昼昏。
火把起夜色,丁鞋明齿痕。
小邦肥羜阙,虾蛤滥充盘。
椒橙失滋味,糁絮劳倾吞。
诘朝报家问,剪书徵阿孙。
苦陈乡人饥,采蕨啖其根。
仓封井花满,淘米安得浑。
觅翁如觅父,愿假东飞翰。
念之不遑处,喟焉整归鞍。
我老澹百虑,身世两莫存。
欲私一垄润,岂救大培乾。
西城柳摇摇,北寺江漫漫。
勿令嗟来死,以慰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