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人 罢 官 归 茅 山 唐 /陆 龟 蒙 呼 僮 晓 拂 鞍 ,归 上 大 茅 端 。薄 俸 虽 休 入 ,明 霞 自 足 餐 。暗 霜 松 粒 赤 ,疏 雨 草 堂 寒 。又 凿 中 峰 石 ,重 修 醮 月 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霜松(shuāng s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志向高远,品质高尚,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
松粒(sōng lì)的意思:指松树的果实,比喻事物的细小部分。
修醮(xiū jiào)的意思:修醮是指在宗教仪式或庆典活动中进行祭祀、祈福、祈愿等修行的意义。
雨草(yǔ cǎo)的意思:指雨后的草地,比喻经过磨难后,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畅、愉快。
月坛(yuè tán)的意思:指月亮升起的地方,也比喻月亮。
重修(chóng xiū)的意思:指修复或恢复已经破裂或破损的关系,使其回到原来的良好状态。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翻译
- 呼唤童仆在清晨擦拭马鞍,回家踏上大茅屋的台阶。
微薄的俸禄虽然暂时停发,但朝霞的美景足以作为早餐。
夜间的寒霜使松果变得红艳,稀疏的细雨让草堂显得清冷。
还要在中峰开凿石头,重新修建供月神祭祀的坛台。
- 注释
- 呼僮:呼唤童仆。
晓拂:清晨擦拭。
鞍:马鞍。
归:回家。
大茅端:大茅屋的台阶。
薄俸:微薄的俸禄。
休入:暂时停发。
明霞:朝霞。
自足餐:足以作为早餐。
暗霜:夜间寒霜。
松粒:松果。
赤:红艳。
疏雨:稀疏的细雨。
草堂寒:草堂显得清冷。
凿:开凿。
中峰石:中峰的石头。
重修:重新修建。
醮月坛:供月神祭祀的坛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罢官归隐的场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向往。首句“呼僮晓拂鞍”展现了清晨侍从轻轻地整理马鞍的情形,透露出主人即将启程的氛围。紧接着,“归上大茅端”则明确指出了主人返回山中竹屋的意图。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这里,“薄俸”暗示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而“明霞自足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归隐后的宁静与满足感。
接下来的“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则描绘了一幅秋冬之交的景象,“暗霜”、“松粒赤”、“疏雨”和“草堂寒”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这里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写实,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两句,“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则描绘了主人对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的执着。“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表明了诗人对某种精神追求的坚持与努力,这里的“醮月坛”可能是指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官员在功名利禄之后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信仰不懈追求的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