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傅(bái fù)的意思:白白地浪费了辛辛苦苦所付出的努力。
宝山(bǎo shān)的意思:比喻非常有价值的财富或资源。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绀殿(gàn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内的绣帐、织帘等装饰物,也用来比喻华丽的宫殿。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里谒(lǐ yè)的意思:指在内部进行交流、商议或探讨事情。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天龙(tiān lóng)的意思:指天空中飞翔的龙,比喻人才出众、非凡的能力。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愿力(yuàn lì)的意思:指人的意愿和力量。
重扃(zhòng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扇沉重,难以推开。
纵目(zòng mù)的意思:放眼望去,广泛观察或审视。
香火社(xiāng huǒ shè)的意思:指寺庙、教堂或道观等宗教场所,也泛指宗教信仰的集体活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龙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天龙寺里谒如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虔诚拜访,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接着,“绀殿重扃逶迤开”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庄严与宏伟,通过“重扃”和“逶迤开”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寺庙入口处的庄重与神秘。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两句巧妙地引用了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宋代文豪的故事,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佛教文化的深厚渊源。这里“香火社”指的是一种宗教社团,而“妙高台”则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座高台,象征着修行的高境。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则是诗人对自身心灵追求的直接抒发。他将自己比作在宝山中结缘的修行者,通过参访寺庙,让尘世的杂念得以净化,心灵得到了升华。这种对清净与解脱的追求,是许多佛教信徒共同的心声。
最后,“吟罢倚阑闲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吟诗后倚靠栏杆,眺望远方,长江水向东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鹤飞回”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或是对某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招隐歌赠李从周三首·其三
城中胥台暴如虎,横索金钱又尊俎。
争将鱼肉视坊厢,砺爪磨牙向鬵釜。
意气谁敢少违逆,不见昨朝对尉簿。
嗫嚅巧附笙簧词,愆尤行与髡钳伍。
前途日落风雨恶,云深泥滑青衫薄。
蹇驴独策将安之,村村闭户烹藜藿。
何似归途如砥平,閒庭怨杀孤栖鹤。
送罗文学赴福建考官
闽越山川古,人材更可称。
玄纁徵客去,雷雨看蛟腾。
国士词多雅,山林气稍矜。
匿瑕收瑾璧,得味外淄渑。
有此孙阳顾,能同臣僎升。
网罗惊并集,旗帜见先登。
为国呈多士,还乡切寸竞。
庭闱欢定剧,池馆宠俱增。
岂不怀将父,应须畏友朋。
吾邦衿佩在,拭目望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