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讲经(jiǎng jīng)的意思:指以讲解经书、经文为职责或爱好。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鸣弦(míng xián)的意思:指弦乐器发出声音,比喻才情横溢、才华出众。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深一(shēn yī)的意思:非常深入地探究或理解一件事情。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无累(wú lěi)的意思:没有任何负担或压力,轻松自在。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振袂(zhèn mèi)的意思:振袂指的是激动地抖动衣袖,表示壮志豪情,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强烈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西山深处的寺庙中修行的情景。首句“野寺林深一径通”,描绘了寺庙所在环境的幽静与隐秘,通过“林深”和“一径通”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讲经台下见生公”一句,提到了佛教高僧道宣法师(生公)的故事,暗示了寺庙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心于簪组元无累,兴到山林便不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超脱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这里的“簪组”指官服,象征着官场的束缚,而“山林”则代表了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方式。诗人的心灵在山林间得到了释放,与自然融为一体。
“坐爱鸣弦清石上,仰看飞锡堕云中”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坐在石头上弹琴,琴声清脆悦耳,仿佛与自然和谐共鸣;抬头仰望,僧人的行囊(飞锡)从云中落下,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也寓意着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最后,“诸峰绝顶香山路,振袂须乘两腋风”两句,以壮丽的山景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绝顶之上,香气弥漫,象征着修行的成果与内心的宁静。振袖乘风,意味着在精神层面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内心自由与精神超越的追求,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