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胡虚白公苏武牧羊图》
《次韵胡虚白公苏武牧羊图》全文
明 / 赵完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羝乳何年仗节旄中原君相忘劳

珊钩歌击秋风细,金屋沉酣夜月高。

多病茂陵驷马诙谐方朔绯袍

中郎老迓归来宠,独把青铜鬓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羝乳(dī rǔ)的意思:指母羊哺乳幼羊,比喻亲自教育后代。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绯袍(fēi páo)的意思:指红色的衣袍,多比喻权贵显贵的衣着。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诙谐(huī xié)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幽默、滑稽,引人发笑。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金屋(jīn wū)的意思:比喻富贵豪华的宫殿。

君相(jūn xiāng)的意思:指君主和重臣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和重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托的关系。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珊钩(shān gōu)的意思:指用珊瑚和钩子制成的鱼叉,比喻用心险恶的手段来伤害人。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忘劳(wàng láo)的意思:忘记辛劳努力,不再努力奋斗。

仗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深沉的情感。首联“羝乳何年仗节旄,中原君相久忘劳”以问句形式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历史情境中,苏武手持旄节,坚守信念,而中原的君王与大臣们似乎早已忘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付出。这种对比,凸显了苏武个人品质的高尚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冷漠。

颔联“珊钩歌击秋风细,金屋沉酣夜月高”则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苏武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珊钩歌击,可能是指苏武在夜晚吟唱家乡的歌曲,以排遣思乡之情;金屋沉酣,则可能象征着他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坚韧的氛围。

颈联“多病茂陵归驷马,诙谐方朔已绯袍”转而提及苏武回归故土后的情景。茂陵,这里指汉武帝的陵墓,常用来代指故乡或朝廷。驷马,古代贵族出行时乘坐的四匹马拉的车,象征着官职和地位。这一联通过对比苏武回归时的境遇与另一位历史人物方朔(诙谐幽默的代表)的荣华,表达了对苏武命运的感慨。

尾联“中郎老迓归来宠,独把青铜叹鬓毛”则聚焦于苏武老去的形象。中郎,是汉代官职,这里指苏武。青铜,古代铜镜,常用来自照,此处可能暗喻苏武在晚年回顾一生,感叹岁月流逝,两鬓斑白。整首诗通过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反映了忠诚、坚韧与时间无情的主题,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赵完璧
朝代:明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猜你喜欢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皇皇几甸符,郁郁容台礼。
固殊彼奏召,有待今沃启。
上能格君心,次可禆国体。
俗吏急簿书,细各纷盐米。

(0)

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

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0)

寄怀畏知二首

湘山峻刻湘流深,中有骚人愤世音。
吊古自为吾辈事,宦游端识故人心。
别来未有音书至,岁晚勿令霜露侵。
闻道元戎今仲举,定除尘榻伴登临。

(0)

寄林运使三首

门第违离又一冬,素书寥阔便艰通。
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
人笑半生躯落拓,自欣三径著疏慵。
顾惭囊粟无功受,勤勤终年是老农。

(0)

简徐季益

我诗虽老竟无工,君句能佳更不穷。
立论曾闻紫微老,赠篇期见习轩公。

(0)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修眉画就莫求工,自昔常闻妒入宫。
不为无人芳自吐,也胜能白又能红。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