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雨鸟声乱,先秋林气清。
叶疏桐见子,花重菊垂茎。
欲雨鸟声乱,先秋林气清。
叶疏桐见子,花重菊垂茎。
这首诗描绘了雨前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即将下雨时的鸟鸣、秋林之气、疏落的梧桐叶和沉甸甸的菊花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首句“欲雨鸟声乱”,以“乱”字生动地描绘了雨前鸟儿纷乱的叫声,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雨水将要洗刷大地。次句“先秋林气清”,点明了季节的变化,秋日的空气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凉爽的画面。
接着,“叶疏桐见子”,描述了梧桐树在秋风中叶子稀疏,果实逐渐显露的情景,既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生命的成熟与收获。最后,“花重菊垂茎”,则以菊花的花朵饱满、枝头低垂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丰盈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生命、季节更替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
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
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
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
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
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
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
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
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
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
有剑不刺虎,为谋信非臧。
无剑徒虎争,虽勇适为狂。
利剑亦可嗟,人有我独亡。
日暮南山阿,直道何可望。
一虎固已尔,况复千豺狼。
子权今谓何,久不治简书。
子素赐我多,岂以此遂疏。
予亦如常时,病与贫相俱。
冉冉草没阶,客脚不踏庐。
贵者事名位,崖岸誇异殊。
贤者纵肯来,顾我欲取无。
惟馀龊龊徒,吾亦羞与居。
潭潭一室空,编帙环三隅。
暴阳不忧偿,偷饱幸未诛。
且可延朝昏,忧思老顽愚。
独有思子怀,涕下时喑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