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如意娘》
《杂曲歌辞.如意娘》全文
唐 / 武则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看朱成碧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来(bǐ lái)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以来,近来,最近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榴裙(liú qún)的意思:榴裙是指榴莲的外皮,由于榴莲外皮坚硬,内部香甜可口,因此成语“榴裙”常用来形容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善良和温和的人。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石榴(shí liú)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可分割。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石榴裙(shí liú qún)的意思:指女子穿着宽大的裙子,像石榴一样鲜红漂亮。

看朱成碧(kàn zhū chéng bì)的意思:指人的品质、能力或境界逐渐提高,由平庸变得出众。

注释
看朱成碧:形容因为极度相思,视觉混淆,红色(朱)都看成了绿色(碧)。
思纷纷:思绪纷乱,心情复杂。
憔悴:身体瘦弱,面色不好,这里指因相思而身心俱疲。
支离:散乱,这里形容人因愁苦而精神不振的样子。
不信:不相信。
比来:近来,最近。
长下泪:经常流泪。
开箱:打开箱子。
验取:检查,查看。
石榴裙:古代女子服饰,这里特指诗人的裙子,用以见证其相思之深。
翻译
相思过度,眼中所见红色皆变为绿色,思绪纷乱,
我因思念你而变得憔悴不堪、心神不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所作,名为《杂曲歌辞·如意娘》。诗中通过对朱红色衣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去恋人或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哀愁。

“看朱成碧思纷纷”一句,以“看朱成碧”来比喻心中的思念之浓烈,“碧”字暗含青色,象征着忧郁之情。思念如同碧色的染料一般渗透在心中,不可避免。

“憔悴支离为忆君”表达了由于思念而导致的心神不宁和形销骨立的状态。“憔悴”指的是忧愁的样子,“支离”则是形容身心俱疲的模样。这里的“君”字,通常指代远去的人,但在古诗中常用以表达对亲密之人的深情。

“不信比来长下泪”一句,通过泪水的不断流淌,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心中的哀愁和思念之深。泪水如溪流般连绵不断,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忘怀的一种表达。

“开箱验取石榴裙”则是诗人在物质层面上寻找慰藉,打开衣箱,取出那件用石榴红染成的裙子。这里的“石榴裙”,不仅是一种颜色,更象征着爱情的深沉和热烈。

整首诗通过对衣物颜色的描写,以及泪水的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哀愁与思念之复杂和深沉。这种将个人感情寄托于日常物品上的手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
朝代:唐   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生辰:624年-705年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猜你喜欢

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0)

秋日后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㬠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0)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0)

文昌庙联

天开参井文章府;星焕山河孝友师。

(0)

松月图

膝当木几耳当松,夜色新生秋海东。

千古今宵有声月,道人不坐寂寥中。

(0)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一

一生怀抱有谁知,感兴平吟才子诗。

海角天涯应共见,宓妃嫫女混妍媸。

昔人空在今人口,巧者多为拙者资。

采得百花成蜜后,镜中无复少年时。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