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其三马耳山》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其三马耳山》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三时烽火近关秋,马耳山前小队游。

面缚胡儿可汗,却教擎剑导鸣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胡儿(hú ér)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放纵,不拘束。

近关(jìn guān)的意思:指与某人关系密切,亲近无间。

可汗(kè hán)的意思:指古代蒙古、突厥等民族的首领或统治者。

马耳(mǎ ěr)的意思:比喻对听到的劝告或警告不予理会,不加思索。

面缚(miàn fù)的意思:被困、束缚在困境中,无法自拔。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小队(xiǎo duì)的意思:小队指的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或小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紧张与戏剧性的边塞场景。首句“三时烽火近关秋”以烽火连天、秋风萧瑟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边境危机四伏的氛围。接着,“马耳山前小队游”则将视角转向了马耳山,暗示着一场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或探险。

“面缚胡儿称可汗”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敌方首领被俘后的屈辱形象,同时也预示着战争的胜利。这里的“面缚”即双手反绑于背后,是古代战败者的一种投降姿态。“却教擎剑导鸣驺”则描述了胜利者的威严,手持宝剑,引导着随从,显示出胜利者的骄傲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比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形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荣耀,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黄衷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烟四起的时代,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观物·其一

太虚寂无朕,妙感何絪缊。

清浊一浮沈,二仪奠乾坤。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

(0)

独行

孤烟落日是何村,向晚村舂隔水闻。

白鸟远来全似蝶,红霞淡去却成云。

愁同落叶飞无数,淡比秋山瘦几分。

客寄他乡元寂寞,独行不是故离群。

(0)

同何元立赏荷花追怀镜湖旧游

少狂欺酒气吐虹,一笑未了千觞空。

凉堂下帘人似玉,月色泠泠透湘竹。

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

花深不见画船行,天风空吹白纻声。

双桨归来弄湖水,往往湖边人已起。

即今憔悴不堪论,赖有何郎共此尊。

红绿疏疏君勿叹,汉嘉去岁无荷看。

(0)

我欲往沧海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崙。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0)

赠外孙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0)

过雪桥琉璃桥

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蹄。

游子衣裳如铁冷,残星荒店野鸡啼。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