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曦上人)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寺倚村南涧水开”,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位置,它坐落在村南,紧邻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涧,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次句“终年行脚看山回”,描述了僧人一年四季都在行走、修行,目光始终投向远处的山峦,寓意着他们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不懈。这里的“行脚”不仅指实际的行走,也象征着心灵的探索与修行。
接着,“卢仝欲洗尘埃渴”,引用唐代诗人卢仝的典故,表达了僧人渴望洗净内心的尘埃,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解脱。卢仝的“茶经”中提到的“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的诗句,此处被巧妙地融入,暗示了僧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最后,“入寺却愁曦未来”,则描绘了僧人在进入寺庙时,心中却担忧太阳未升起,可能错过了清晨的静谧时光。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时刻稍纵即逝的珍惜,体现了僧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简单而深刻的生活哲学,以及他们对自然、对精神世界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折子明丈二首
久作湘中客,数从林下游。
契繇先世叙,谊向古人求。
我敢逃黄绶,公宁卧白头。
庙堂有北客,人物想中州。
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
驾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
闻之几向风,恨不款段跨。
今年五溪归,迩日三湘役。
先生喜其至,舍以江亭阔。
频能枉高轩,人骇非重客。
那知先生意,于此自为德。
兹日复何日,休沐著甲令。
先生重过之,俱款石皷胜。
西溪命题字,东岩俾开径。
既除古莓苔,又索贤名姓。
已焉兴未休,棹舟放中流。
西风未却暑,一雨方回秋。
僧坊远莫至,隐墅近得留。
宁同岘山辈,不异舞雩游。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舣舟辰之铁枪崖下偶得
昔读梅苏木山诗,未信人间有此奇。
虽云尤物不必有,时一玩之何病为。
吾行东南千万里,仙游不已遂臻此。
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汤汤夜盈耳。
旧评峡江似严陵,此行佳处亦可朋。
又闻八桂好山水,亦应与此相云仍。
画师好手不可遇,诗中有画无其具。
江神好事不我尤,乞与一山酬愿素。
不如何年遭仆落,浪激波冲几飘泊。
岸高壁立自崭岩,泓浅坳深非斧凿。
老夫得之喜莫极,欲加名字相刻画。
卧之成岭立成峰,天成故尔非人力。
多言譊譊欲何如,要觅新诗为写摹。
余名敢与昔人并,用寄我友梅苏徒。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舣舟辰之铁枪崖下偶得》【宋·赵蕃】昔读梅苏木山诗,未信人间有此奇。虽云尤物不必有,时一玩之何病为。吾行东南千万里,仙游不已遂臻此。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汤汤夜盈耳。旧评峡江似严陵,此行佳处亦可朋。又闻八桂好山水,亦应与此相云仍。画师好手不可遇,诗中有画无其具。江神好事不我尤,乞与一山酬愿素。不如何年遭仆落,浪激波冲几飘泊。岸高壁立自崭岩,泓浅坳深非斧凿。老夫得之喜莫极,欲加名字相刻画。卧之成岭立成峰,天成故尔非人力。多言譊譊欲何如,要觅新诗为写摹。余名敢与昔人并,用寄我友梅苏徒。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167c699ce846c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