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宿方山余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托 宿 方 山 余 庵 宋 /邵 棠 世 上 飞 尘 不 到 山 ,萧 萧 佛 屋 两 三 间 。老 僧 饱 玩 松 花 月 ,春 去 春 来 意 自 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自闲(zì xián)的意思:自己安排空闲时间,自我放松和休息。
- 翻译
- 尘世间的纷扰都到达不了这山中
只有几间简朴的佛寺在风声中轻轻作响
- 注释
- 飞尘:指世俗的纷扰或尘世间的一切杂事。
不到山:形容山高人稀,远离尘嚣。
萧萧:形容风吹过的声音,此处用来描绘佛屋的宁静。
佛屋:指寺庙。
两三间:形容数量不多,强调简朴。
老僧:年长的僧人。
饱玩:尽情欣赏,长久享受。
松花月:松树上的花和明亮的月光,象征自然之美。
春去春来:四季更替,时间流逝。
意自闲:心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世上飞尘不到山",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山之高洁,远离尘世纷扰,暗示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清净。"萧萧佛屋两三间",寥寥几间僧舍在山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老僧饱玩松花月",通过描绘老僧欣赏松花和明月的场景,展现出僧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春去春来意自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淡然处之,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心境闲适的隐士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邵棠的这首《托宿方山余庵》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隐逸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