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车航(chē háng)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得非常快速。
官家(guān jiā)的意思:指官府、政府机关。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疥疮(jiè chuāng)的意思:指小毛病或小问题,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瑕疵或不完美。
尽力(jìn lì)的意思:尽力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竭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情。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泥水(ní shuǐ)的意思:指粘稠的泥浆或泥土,也比喻粗俗、卑劣的行为或言语。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商贾(shāng gǔ)的意思:商贾指的是商人和贾商,泛指商业人士或商贩。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种田(zhò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活动,也比喻自己辛勤努力地工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诗人对江南农家的观察和感叹,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苦处境。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两句开篇,直接点出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征,即水稻耕作。诗人通过具体的时间——六月(夏季),和行为——才树秧(即插秧),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辛勤劳作。
“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这里,诗人用“借问”来表达对天气变化的疑惑,并通过“一何晏”和“再为霖雨伤”,揭示出连续降雨导致农时不适,影响了田间作业。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这两句直接批评了当权者对农业的忽视,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民贫困和劳累。诗人用“不爱”表达了官方对农业政策的漠然,而“农贫弥自忙”则是对农民无奈境遇的同情。
“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通过这两句,读者可以感受到农民在恶劣天气和不利生产条件下的辛勤劳动,以及他们身体上因此而生的疾病。诗人用“尽力”来强调农民的付出,用“泥水间”描绘劳作环境,用“肤甲皆疥疮”形象地表现了劳累和痛苦。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这里,诗人的担忧是秋收是否能如期进行,以及即使收成了,也还需要向国家交纳粮食。这两句反映了农民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心以及对国家征税制度的无奈。
“不如逐商贾,游閒事车航。”这两句通过与商人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艰难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商贾在古代社会中往往能够积累财富,而农民则辛劳而贫困。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朝政的失望和不满,即使朝廷有许多贤能之士,但在官位和财富面前,他们往往也会屈服。这里,“正许”意味着合适或准许,而“赀为郎”则是指通过财富获得官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揭示了宋代社会中农业生产的困难、农民的艰辛以及统治阶级的漠视。诗人以深刻的情感和犀利的笔触,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