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
《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全文
宋 / 祖无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积善家馀庆,日新亭可云。

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儿侄既登学晨昏克勤

欲知荣地力,此便是青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chéngliúbǎixīntíng
sòng /

shànjiāqìngxīntíngyún

shīshūyíngyǒudàoshíwén

érzhídēngxuéchénhūnzàiqín

zhīróng便biànshìqīngy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登学(dēng xué)的意思:指登上学堂学习知识,指人向学校求学。

地力(dì lì)的意思:指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产量。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能力等方面的强弱。

积善(jī shàn)的意思:积累善行,不断做好事情。

克勤(kè qín)的意思:努力工作,勤奋努力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善家(shàn jiā)的意思:指善良的家庭、善于助人的家庭。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注释
积善:积累善行。
馀庆:福泽延续。
日新亭:日新亭,可能指一个地方或亭子名。
盈几:满桌,形容书房内书籍丰富。
道艺:道德和技艺。
登学:入学。
晨昏:早晚。
克勤:非常勤奋。
荣地力:家族的荣耀根基。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翻译
积累善行之家,福泽绵长,日新亭中可赞述。
书房满是书籍,时常能听到道德技艺的谈论。
儿孙已入学堂,早晚勤奋不息。
想要了解家族荣耀的根源,就看他们能否青云直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题赠给好友刘伯玉的日新亭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刘伯玉家庭积善行德的赞美,以及他对刘伯玉个人学问修养和教育子女的肯定。"积善家馀庆",意味着刘家因长期行善而积累的福泽;"日新亭可云",日新亭作为读书修业之地,体现了主人不断进步的精神风貌。诗人还提到刘伯玉家中常有诗书满架,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他本人的道艺也时常受到赞誉。孩子们勤奋好学,早晚都能见到他们刻苦求知的身影。最后,诗人以"欲知荣地力,此便是青云"来预示刘伯玉家族的荣耀前景,寓意其家族必能如青云直上,地位显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教诲与祝福之意。

作者介绍

祖无择
朝代:宋   字:择之   籍贯:蔡州上蔡   生辰:1011—1084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猜你喜欢

过楚项故都

驿馆萧萧万壑中,停车千载问雄风。

草深古戍行人少,木落荒台巢鸟空。

烟雨尚怜迷楚渡,火云犹自恨秦宫。

酒酣一笑俱陈迹,矫首鸿沟有断鸿。

(0)

送麦玄中司教潮阳

才名三绝冠词场,桃李新栽海国芳。

虎豹藏时仍雾窟,凤凰栖处一鳣堂。

西山别酒寒蝉露,南国归人早雁霜。

莫道官贫高马骨,千金台上待飞黄。

(0)

赠淯水刘公·其一

吴楚才名自国工,长杨一赋气何雄。

从知骏骨高燕市,未信蛾眉妒汉宫。

多暇鸣琴调独鹤,有时把剑望双虹。

青云莫道轻相附,不尽论文意气中。

(0)

送从父于岳谒铨广文

十载文园自草玄,尘冠初拂领青毡。

诸生都讲官非冷,三绝才名世所传。

竹下吾家违笑语,芹宫何处奉櫜鞬。

儒臣早晚多承宠,经术行看奏御前。

(0)

欧子建邓伯乔戴安仲黎有道诸子枉唁江村别后赋寄

苫块三春伏枕馀,庐前风木耐萧疏。

山河未付支床骨,风雨谁来策素车。

此日匪莪诗转废,十年捧檄事全虚。

怜君易返剡溪棹,夜雪凄其涕满裾。

(0)

宗伯姜仲讱宫詹何龙友学博王季重廿日再过小斋夜集

雅会还堪续,何嫌鸡黍贫。

君原忘礼数,我已领清真。

月冷疑兼雪,宵长莫虑晨。

时能酬此愿,应不叹缁尘。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