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被围困的状态,尘土积聚如同房屋一般,将自己困得无法脱身,"累然"一词传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
接着"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自我关怀。"解衣烘稚虱"意味着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而"匀锁救残须"则是说,即使到了头发也要精心保护,这里的"匀锁"和"残须"都表现出一种珍惜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心灵状态。虽然身体被困,但内心却试图超然物外,以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而"吟馀眼已枯"则是说,即便是在吟咏诗词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耗竭和疲惫。
最后两句"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不应留滞久"强调了不能长时间处于这种困境之中,而"何日裹籧篨"则是期待着能够有朝一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地走向自由和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
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
辛苦念梁鸿。
谁知千里度,各对一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