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坟典(fén diǎn)的意思:指被人们广泛传颂、学习的典范或者经典。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刘项(liú xiàng)的意思:指两个人合作或互相配合,共同达到某个目标。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烧除(shāo chú)的意思:烧除指的是把某物烧掉或清除干净。
愚民(yú mín)的意思:愚民是指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或实现个人目的而故意使人民愚昧无知的行为。它暗示统治者或权力机构通过限制教育、宣传偏见或扭曲事实等手段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云亡(yún wáng)的意思:指云彩消散或云气消失。
周社(zhōu shè)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对秦始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评价。诗中提到“六国云亡周社墟”,描绘了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最终六国相继灭亡的景象,以及周朝社会基础的崩溃。接着,“古今坟典悉烧除”一句,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即他下令焚烧大量书籍和活埋儒生,试图统一思想,巩固统治。然而,诗人认为秦始皇此举实属无谓,因为“祖龙枉有愚民策”,意即他的策略在愚民方面并无实质效果。
后两句“刘项当年不读书”则进一步指出,尽管秦始皇企图通过控制知识来维护政权,但最终推翻他的却是没有受过儒家教育的刘邦和项羽。这不仅讽刺了秦始皇的策略失败,也暗示了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强调了个人才能与领导力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政策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行为后果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与权力、个人能力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日书怀二首即示翥云同砚·其二
去者叠相送,往古多荣名。
勋阀誇顾郭,才望慕机衡。
予材既拥肿,予质复孤生。
重念蓼莪诗,俛仰还吞声。
我生适憔悴,朽槁忽已成。
汝曹正焯焯,意气无短平。
好为不朽死,勿求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