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
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与立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以及对母亲生日的温馨纪念。
首联“冰鉴呵云薄,金莲照夜遥”以“冰鉴”比喻寒冷的夜晚,云层稀薄,仿佛能看见远处的金莲(可能指灯笼或月亮)照亮了夜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
颔联“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则描述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随着炉火中灰烬的飘散,预示着旧年的结束;而积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逐渐融化,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颈联“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屋檐上的冰凌如同垂下的水晶柱,山上覆盖的白雪宛如玉带环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冬日的寒冷与美丽。
尾联“不知初度酒,几度酌元宵”将话题转向对母亲生日的庆祝。在元宵节这一天,家人共聚一堂,举杯庆祝母亲的生日,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这里的“初度酒”指的是首次庆祝生日时的美酒,“几度酌元宵”则暗示了家人多次品尝元宵,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家庭节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观察和对亲情的深情表达,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古县跨河流,人繁军市稠。
羽飞朝暮驿,鳞叠往来舟。
兄擅才华久,时推政治尤。
足犹妨老骥,目不碍全牛。
从道西来近,能无东望愁。
时因趋上府,穷巷一相求。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