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泉·其二》
《太平泉·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水边堪赋濯缨歌,来往游人分外多。

为问太平何处是,等闲不识风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起风(qǐ fēng)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者事物出现迹象,暗示即将发生一些变化或者问题。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鉴赏

这首诗《太平泉(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太平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句“水边堪赋濯缨歌”,描绘了在清澈的泉水边,诗人可以吟唱着洗涤心灵的歌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濯缨歌”不仅指清洗帽缨的仪式,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次句“来往游人分外多”,通过描述众多游人的到来,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热闹与繁华。

接着,“为问太平何处是”,诗人以一个疑问句提出,表达了对“太平”这一理想状态的探寻。这里的“太平”不仅仅是指表面的和平与安宁,更是深层的社会公正、人民幸福的状态。

最后,“等闲不识起风波”,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复杂与矛盾。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可能暗藏波澜,难以轻易察觉。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秋怀十首·其三

莳兰西窗下,萧艾病其根。

白露堕秋夕,美恶两不存。

寂寂芳畹空,离离幽佩昏。

物各信所遭,此意谁与论。

(0)

宣和四祀季冬梦与人环坐杰阁烹茶饮于左右堆阿堵物茶罢共读诗集意谓先贤所述首篇题云永叔诵彻三阕遽然而觉特记一句云东野龙钟衣绿归议者谓非吉兆因即东野遗事反其旨而足之为四绝句云·其三

东野龙钟衣绿归,平陵投老倦奔驰。

黑头我欲功名立,冷笑冯唐白发垂。

(0)

重九前一日对菊戏书

菊吐金英已满篱,持杯指准赏芳菲。

有巾可漉还无酿,载酒何人是白衣。

(0)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其六

北窗支枕梦初回,风掠馀香特地来。

颠倒衣裳望池上,荷花无语为谁开。

(0)

建中索子贤酒债戏作一绝

阿堵物无崔烈臭,孔方兄有少陵羞。

一斗酒金偿未得,速来相就典貂裘。

(0)

和世弼醉题显道筠轩

北窗高隐傲羲皇,旋种琅玕列砌旁。

端许鸾凰同遁戢,不容燕雀乱翱翔。

侵床绿荫宜攲枕,拂袂清风快捧觞。

好是雨馀良夜午,梦回添得数分凉。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