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晓》
《秋晓》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色飘零凄凄晓更清。

芜城宿残霭,云日微明

瓦冷寒霜色,庭空槁叶声。

悲欢更盈耳,箫鼓和铙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霜色(shuāng sè)的意思:指冬天的颜色,也指白发。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云日(yún rì)的意思:云日是一个描绘天空云彩和太阳相互映衬的景象的成语。它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幸福的时刻。

注释
飘零:凋零,指秋季落叶或事物衰败。
凄凄:形容冷清、凄凉。
芜城:古代指废弃的城市,这里指荒凉的地方。
残霭:残余的雾气。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音乐演奏。
铙钲: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军乐或庆典。
翻译
秋天的景色已经凋零,早晨更加凄凉清冷。
荒废的芜城中,夜晚残留的雾气逐渐消散,白天的云日交替显现微弱的光明。
冰冷的瓦片上泛着寒霜的颜色,庭院里只有枯叶落地的声音。
悲伤与欢乐的声音交织在耳边,箫笛、鼓乐和铙钹合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秋景,充满了凄凉与静谧之感。"秋色已飘零"表明秋天的颜色已经散去,只剩下淡淡的残留;"凄凄晓更清"则形容早晨的寒气和寂静,"凄凄"一词传达了一种悲凉感。"芜城宿残霭"中,“芜城”指的是荒废的古城,而“宿残霭”则是说余下的云雾在城上停留,给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云日递微明"描绘了天色逐渐变亮,但却是一种淡薄的光线,不那么明亮。"瓦冷寒霜色"则形容屋顶上的寒气和霜冻,"庭空槁叶声"中“槁叶”指的是干枯的树叶,而“庭空”则是说院子里空无一人,只剩下落叶的声音。

最后两句"悲欢更盈耳,箫鼓和铙钲"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感受,这些声音在他的耳边交织,既有悲伤也有喜悦,以及乐器的声音如箫(一种古代乐器)和鼓以及铙钲(古代军用的金属制品,用来报时或作信号),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丰富而深远的情感氛围。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和长蘅画柳扇诗

西湖十里柳如丝,爱煞轻烟暮雨时。

为问风流谁得似,李郎小笔舞腰肢。

(0)

春暮·其一

闲门镇日可张罗,丛桂新条长旧柯。

无可柰何春事短,不如归去鸟声多。

江城三月犹巢燕,野俗群儿喜斗鹅。

洪饮苦吟俱意懒,试茶邮水一朝过。

(0)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其一

我闻老僧岩,未到僧岩石。

庄诵半游诗,恍若山行客。

是日望舒满,笋舆戒发夕。

素影流稻衣,晃皪骇绀碧。

定在白马前,安问何年划。

阅尽驱驰人,劳劳倦于役。

闭口一无言,攒眉亦何益。

会当往拜之,有癖自畴昔。

(0)

秋日感怀·其三

故人裁诗面不如,诗到怀时莲叶舒。

此地岂真回雁处,至今未报一行书。

(0)

鹧鸪天.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二首·其二有序

措大?楚醉一场。猛?典却破衣裳。

非关双眼看人做,自胜千金许赠将。

因好事,累粗觞。断鸿数点在斜阳。

欲呼细问长安事,争带泥金几处忙。

(0)

风鸢图四首·其三

此物等为刍狗草,此飞等是土龙泥。

东风自古西吹去,不是吹侬合向西。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