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续 薛 令 之 题 壁 唐 /李 隆 基 啄 木 觜 距 长 ,凤 凰 羽 毛 短 。苦 嫌 松 桂 寒 ,任 逐 桑 榆 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啄木(zhuó mù)的意思: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觜距(zī j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形容关系密切或亲密无间。
桑榆煖(sāng yú nuǎn)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的温暖光线,比喻晚年幸福美满。
- 翻译
- 啄木鸟的嘴尖而长,凤凰的羽毛却短而华丽。
它厌倦了松树和桂树的寒冷,宁愿追随温暖的桑树和榆树。
- 注释
- 啄木觜距:啄木鸟的嘴。
长:长。
凤皇:凤凰。
羽毛:羽毛。
短:短。
苦嫌:深深厌恶。
松桂:松树和桂树。
寒:寒冷。
任逐:宁愿跟随。
桑榆:桑树和榆树。
煖:温暖。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商隐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开篇“啄木觜距长”,描绘了一种鸟类(触木)因其喙部特长而适应环境的情形;紧接着,“凤皇羽毛短”则是对另一种鸟类——凤凰的形貌特征进行的刻画。这里凤凰并非传说中的神鸟,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鸟类,通过对比两种鸟的不同之处,诗人表达了自然选择与适者的哲理。
接下来的“苦嫌松桂寒”一句,则转向植物世界,表现出诗人对于松树和桂树(常指桂花)生长环境的感慨。这里的“苦嫌”二字,透露出诗人的同情心态,他似乎在为这些植物的生存境遇感到悲凉。
最后,“任逐桑榆煖”一句,则是对生命力极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桑树和榆树表示出一种赞赏之情。这里“任逐”二字,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鸟类和植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生命多样性、适者生存哲理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