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武城》
《过武城》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言子留遗邑,经过挹素芬。

林光川上见,城影渡头分。

政以得人美,官应学道闻。

弦歌问遗俗,客思氛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氛氲(fēn yūn)的意思:指空气中弥漫的浓厚气味或烟雾等,形容气氛浓郁。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留遗(liú yí)的意思:指留下有意义的遗物或遗迹,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问遗(wèn yí)的意思:询问已故之人的遗言或意见。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过武城》。诗中描绘了诗人路过武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言子留遗邑,经过挹素芬”,开篇即点出武城的历史文化积淀,仿佛前人留下了一片纯净的芬芳,让人在经过之时都能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颔联“林光川上见,城影渡头分”,通过视觉的转换,描绘了武城周边的自然风光。川上的林光与城影在渡头交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颈联“政以得人美,官应学道闻”,转而关注于武城的政治与官员形象。这里的“得人”不仅指人才的引进,更体现了地方治理的智慧与成效,而“学道”则强调了官员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反映了武城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尾联“弦歌问遗俗,客思坐氛氲”,最后以“弦歌”这一古代文人雅集的象征,表达了对武城传统文化的追忆与敬仰。同时,“客思坐氛氲”则流露出诗人对武城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以及自己身处其中时内心的沉醉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城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切情感与赞美。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其一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

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0)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一

高论嵇中散,行吟楚大夫。

笑谈虽自若,放逐竟何辜。

浮世终难料,苍天不可呼。

莫论身后事,忠义付诸孤。

(0)

次韵酬亨父见寄

醉墨淋漓诗屡酬,浮蛆上下酒新篘。

人生有此自可乐,世事无穷何足忧。

端是览辉同鸑鷟,不应专宿效夫不。

嗟予久负思山兴,空得公诗展复讴。

(0)

寄黄梦授机宜

少年秋赋险横飞,晚去从军脱布衣。

只见乡评推孝行,岂知俗效在兵机。

黄云古渭边烽断,春草临洮战马肥。

了取功名上麟阁,莫因昼锦苦思归。

(0)

哭邓氏女兄·其二

凄凉三十六青春,叹息从人只累身。

内外诸门方破碎,初终两姓却沉沦。

平生尚未谙奢泰,已病犹能强补纫。

便向夜台逢考妣,应传同气各邅迍。

(0)

石井大雨

云垂四山泼墨浓,风怒发屋茅遮空。

征人不安纸盖下,猛雨迸射邮亭中。

厩兵色动牵马出,惟恐摧压伤仪同。

吾衣敝薄未免湿,今夜何处还张烘。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