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临眺(lín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俯瞰风景。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渔榔(yú láng)的意思:渔榔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用渔网捕鱼的榔头,比喻用一种方法或手段来解决问题。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芑的《访潘大出郭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言寻邠老去”,表达了诗人探访友人潘大的行动,而“临眺正苍然”则写出诗人站在城郭之外,眼前景色苍茫辽阔。
接下来的两句“树远疑浮水,山高不碍天”,运用了巧妙的意象,远处的树木在视野中若隐若现,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山峦叠嶂,却不妨碍天际的开阔,展现出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渔榔鸣浦急,牧笛出村圆”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声音,渔夫的木榔声在水边急促响起,牧童的笛声从村庄传出,悠扬而和谐,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气息。
最后,“薄暮桥头立,平林半没烟”以黄昏时分的景致收尾,诗人独自站立在桥头,望着平林渐渐被暮霭笼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淡淡的离别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