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山闻长嫂去世恸念伯修感而有作·其二》
《德山闻长嫂去世恸念伯修感而有作·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北山南累亦多,愁缘不尽奈他何。

花源正好深深去,又听人间薤露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德山在得知长嫂离世后,内心深感悲痛,无法自抑的情景。通过“山北山南累亦多”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山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劳苦,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然而,即便如此,生活仍旧继续,正如“愁缘不尽奈他何”所表达的无奈与坚韧。

接着,“花源正好深深去”,似乎是在暗示德山想要逃避现实,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远离尘世的烦恼与哀伤。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避世之地,也无法避免听到“人间薤露歌”的声音,即听到人们为逝者哀悼的歌声。这最后一句,将德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渴望逃离现实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深刻地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中最为柔软和脆弱的一面,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人悲欢的普遍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浣溪沙.海棠半谢,日日绕花成咏

水竹三弓得地偏。一株艳发小楼前。

残妆半卸尚嫣然。

连夜更持红烛赏,任教唤作海棠颠。

放翁元是地行仙。

(0)

水龙吟.咏柳,和清真梨花韵

禁烟时节犹寒,渭城可似章台地。

攀条送别,停觞歌恨,游骢引避。

汉苑全荒,隋堤非旧,深宫门闭。

想繁华易歇,风飘露洒,青青眼,都含泪。

转忆边头塞底。绿成阴、几行笳吹。

莺啼不到,花飞欲尽,乡愁暗起。

舞困腰肢,斗将眉妩,那时情意。

叹风流张绪,如今老去,更谁堪比。

(0)

四园竹.为冼玉清题琅玕馆修史图

玲珑翠玉,面面绕庭柯。

偶凭妙迹,閒勘胜流,盘礴摩挲。

莲暗垂,交四壁、香薰锦裹,此中宜对修蛾。夜如何。

灯前细点丹黄,蟠胸自有山河。

正伴寒螀碎砌,如吊兴亡,按节悲歌。情未可。

叹凤德、沾襟泪更多。

(0)

采莲令

绿阴遮薇帐,浑忘曙。烧残蜡、拥衾凄苦。

片魂忽似度重关,历历窥门户。依稀见、珠帘绣幕。

娇容粉黛,数回也肯偷顾。

忆昔轻离棹转,直恁匆匆去。争知得、此时情绪。

万般追悔,听晓夜、刺促寒螀语。

但惊起登楼,一望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

(0)

金缕曲·其二读石湖居士诗,三叠罅韵

转棹荷花罅。只萦怀、吉云佳酿,点酥红鲊。

绝域天骄惊汉节,猿臂应知善射。

又曾过、严陵台下。

最好青裙于潜女,恁偏谣、鬼见荒城怕。

我转恨,一冠挂。霏霏唾玉随风洒。

文何如、关山行旅,范宽图画。

入蜀功成身早退,不羡官施行马。

任检校、南村稻打。

杨陆诗篇传万口,料更无、勍敌如公者。

珠在握,可容藉。

(0)

春从天上来.感旧,集梦窗

玉手曾携,带翳柳轻云,醉踏香泥。

断桥南岸,应费新题。素娥宝镜圆时。

酹清杯问水,端正看、琼树三枝。

自消凝、弄琼英数点,独照清漪。

疑收楚峰残雨,但怪得、当年门巷都非。

燕子重来,探花时候,十年轻负心期。

向吴娃深馆,翠禽语、似说相思。放帘垂。

正午长漏迟,熏度红薇。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