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其一》全文
- 注释
- 邦:国家。
惟:只有。
固:稳固。
本:根基。
自:自己。
安宁:安宁稳定。
临:治理。
下:百姓。
常:常常。
驭:驾驭。
朽:腐朽。
惊:警觉。
何事:为何。
十旬:一百天。
游:游玩。
不返:未归。
从此:从这时起。
召:招致。
殷兵:大祸或大军。
- 翻译
- 国家根基稳固才能长久安宁,治理百姓时要警惕潜在的危机。
为何十个月的游玩还不返回,这次的放纵会引来严重的祸患。
- 鉴赏
这首诗是同谷子的《五子之歌(其一)》,创作于唐代。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邦”和“本”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宁的渴望以及对于高处者应有所警惕的提醒。“临下常须驭朽惊”一句,既可以理解为君主应当以宽厚之心治理国家,又暗示了统治者不可忽视底层民众的心声。而“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则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外出未归可能引发的灾难和战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战乱的预感。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统治智慧和国之大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岘山用刘清叔韵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登西楼题柱
分弓来戍岭南州,勋镜尘生雪满头。
愿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晓行颍上县
斗大一城垒,角分双佛图。
戍营多甲士,耕陇少丁夫。
月落鸡声杳,风高雁影孤。
征人皎无寐,趣马问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