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丈红》
《一丈红》全文
宋 / 杨巽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白青黄弄浅深,旌分幢列自成阴。

但疑承露殊色,谁识倾阳二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青(bái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发白,没有血色。

承露(chéng lù)的意思:承受雨露,指接受恩泽或受到照顾。

二心(èr xīn)的意思:心思不专一,有两个心思。

红白(hóng bái)的意思:红色和白色,代表吉祥和不吉祥、喜庆和丧事等相对的含义。

浅深(qiǎn shēn)的意思:形容程度浅或深。

倾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西斜,即日落的时候。

青黄(qīng hu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气色好,精神饱满的状态。

殊色(shū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或品质非常不同。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疑承(yí chéng)的意思:疑惑而接受

注释
红白青黄:四种颜色。
弄浅深:交织出深浅变化。
旌分幢列:旗帜分开排列。
自成阴:自然形成阴影。
承露:承受露水。
殊色:特别鲜艳的颜色。
倾阳:阳光。
无二心:始终如一,没有二心。
翻译
红、白、青、黄四种颜色交织出深浅变化,旗帜分开排列自然形成阴影。
只怀疑它们承受着露水显得特别鲜艳,又有谁知道它们在阳光下始终如一,没有二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通过对花色和阳光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红白青黄弄浅深" 一句,诗人以鲜明的色彩描写了花朵的层次与深度,红、白、青、黄四种颜色的交织,使人仿佛能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细腻。这里的“弄”字,不仅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生长状态,也透露着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与玩味。

"旌分幢列自成阴" 一句,则描绘出花朵在阳光下形成一片树荫,花间的空隙犹如古代帝王的大旗(旌)和华丽的车盖(幢),这些自然之物以其特有的方式排列,自成阴凉。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文明的象征相结合,增添了一份丰富的意境。

"但疑承露惊殊色" 一句,诗人对花瓣上沾着露珠的现象表示出一种困惑,似乎在问这些小巧玲珑的水珠是如何承载了如此多变的光彩。这里的“疑”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处所蕴含的无限奥秘的赞叹。

"谁识倾阳无二心" 一句,最后诗人发出一个感慨,询问世间有谁能够真正理解那倾泻而下的阳光并不复杂,只是单纯地照耀着大地。而这种质朴与直接,却又如此难以被人们领悟。这里的“二心”暗指世人往往不以真心面对自然,或者说他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往往带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心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杨巽斋
朝代:宋

杨巽斋,尝为监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四)。今录诗二十六首。
猜你喜欢

次虾妾岸

朝辞凤巢村,晚次虾妾岸。

起望大角间,太白光有烂。

方罹杜陵苦,未已崔旰乱。

鬓毛掠蝙蝠,竹里鸣鹖鴠。

同曹迫忧悸,相视名错唤。

前途非乐土,殊昧贤达算。

谁家缭崇垣,辘轳卧井干。

馀歌久悽惋,酣宴同清晏。

宁知楚幕乌,不寤吴宫燕。

萧晨理舟楫,回首重悲叹。

(0)

丁酉除夕效陶体

亹亹冬春易,悠悠时运倾。

一岁只今宵,胡能不心惊。

我观寰宇内,谁非爱其生。

其生竟几何,倏忽已颓龄。

长风向夕起,寒雪没前庭。

绿竹且就压,众草岂复青。

万事尽如是,何须动中情。

儿女方在侧,樽酒亦既盈。

今我不为乐,后此欲何成。

笑歌东轩下,且遂陶性灵。

(0)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其三

秋至悯衰草,衰草遍平陆。

方晨露染黄,入夜风销绿。

别叶有归声,故蕊无留馥。

劲茎坐自摧,寒丛竦如束。

彼物既如斯,我年宁不促。

已失早生荣,敢冀晚凋福。

何当即去兹,纵浪从所欲。

(0)

戏赠刘云翁

千金不惜买新声,赢得风流老更成。

银瓮蒲萄浮腊蚁,金屏窈窕啭春莺。

香凝宴寝频开席,花暗閒房合度笙。

夜燕未终宾客醉,莫将明烛照华缨。

(0)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其二

昆明劫火忽重然,宇内名山悉变迁。

古刹独存龙伯国,丰碑犹记兔儿年。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云汉灵槎如可御,便应长往问群仙。

(0)

春日海村三首·其三

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

闭门花落尽,隐几鸟飞回。

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

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