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
- 注释
- 月:月亮。
啼蛩:鸣叫的蟋蟀。
壁:墙壁。
风:微风。
睡鹊:熟睡的喜鹊。
秋来:秋天来临。
客:客人。
寐:入睡。
遥夜:漫长的夜晚。
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迟:漫长。
风霜节:严寒的季节。
寂:寂静。
蚊蚋:蚊虫。
天时:自然规律。
浪遣:无谓地让。
宋生:宋先生。
- 翻译
- 月亮照在鸣叫的蟋蟀墙壁上,微风吹动熟睡的喜鹊树枝。
秋天来临,客人无法入睡,漫长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已经接近严寒的季节,寂静中没有蚊虫出没的时候。
自然规律如此,何必让宋先生为此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孤独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沉重与悲哀。开篇“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动荡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墙上,小虫鸣叫;微风吹拂,树上的鸟儿也被摇醒。这既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警觉。
接着“秋来客不寐,遥夜漏何迟”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失眠状态。秋天夜长,客居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睡,对流逝的时光感到焦虑和无奈。这不仅是对夜晚时间感知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
“已近风霜节,寂无蚊蚋时”两句,则转向环境的描述。随着秋风渐寒,连夏日中令人烦恼的小虫也不见了,这份寂静更凸显出诗人心中的空旷与孤独。
最后,“天时只自尔,浪遣宋生悲”两句,是对命运的一种无奈与释然。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不可控,自己的悲哀似乎也成了一种宿命。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秋夜难眠、孤独悲哀的情怀,以及面对不可控的人生命运时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释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载酒馀不溪携客道场山改席归云庵回船碧浪湖
溪盘游径曲,山引放船清。
白屋莺啼曙,平皋麦秀晴。
丝萦风袅袅,花炫日盈盈。
两屐登厓迥,双柑坐石平。
暖沙邀拾翠,香涧逗吹笙。
社燕避人舞,樵童领客行。
幽探过野寺,携酌对春耕。
肃矣林岚景,泠然山水声。
冶游迷落日,馀醉缓归程。
薄暮芳洲上,褰裳采杜蘅。
十六夜吴舍人宅观灯
巧匠滇池出,高人汉阁悬。
蛛丝云织细,翠羽水翻妍。
晓暮霞齐落,阴晴月共圆。
歌尘飘宛转,舞袖照连娟。
荷剪千枝火,兰生百和烟。
市星春色乱,堞雾夜光偏。
凤架宁堪对,鳌楼讵可怜。
愿同佳丽地,长醉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