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无字碑》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泰山无字碑》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对泰山无字碑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首句“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开篇即以秦始皇东巡至泰山封禅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引入了泰山上的碑碣,这些碑碣在云雾中显得孤独而高耸,仿佛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两句,将视角转向对碑文的思考。在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的事件曾发生过,许多文献和知识被毁灭。然而,诗人提出疑问:既然当年的碑文未曾遭受焚毁,为何今日却见不到任何文字?这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追问,也是对时间流逝、记忆消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历史遗迹保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文化传承与遗忘的深思。何绛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引发读者对于历史、文化、时间与记忆的多重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