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斋十咏·其三惟勤阁》
《县斋十咏·其三惟勤阁》全文
宋 / 宁参   形式: 五言律诗

自责前古,徒名是永怀

善声惭偃室,幽兴萧斋

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

恪居知有地,僶俛竞相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投(bào tóu)的意思:指向某一方投降、归顺。

恪居(kè jū)的意思:恪守居处,指恪守本分,安于现状。

空防(kōng fáng)的意思:空防指对空中进攻进行防御的意思。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善声(shàn shēng)的意思:指善于歌唱或说话的声音悦耳动听。

萧斋(xiāo zhāi)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豪华装饰,也可形容人生活简朴。

永怀(yǒng huái)的意思:长久怀念、永远怀念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自责(zì zé)的意思:自责是指对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行为感到内疚并进行反省和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

注释
自责:反思、内疚。
思前古:回顾过去。
徒名:空洞的名声。
永怀:永远怀念。
善声:美好的声誉。
惭:感到羞愧。
偃室:静寂的书房。
萧斋:清静的书斋。
未报:未实现的承诺。
投虚刃:虚掷的剑。
空防:徒劳的防备。
肆毒材:潜在的恶人。
恪居:坚守正道。
知有地:明白自己的位置。
僶俛:勉力而为。
竞相谐:相互和谐。
翻译
反思过往,只留下空洞的名声。
美好的声誉让我羞愧,如同静寂的书房。
未实现的承诺如虚掷的剑,徒劳防备潜在的恶人。
坚守正道,明白自己的位置,尽管勉力而为,却能与他人和谐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宁参的作品,属于《县斋十咏》系列中的第三首,名为《惟勤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批评。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无奈感受。"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则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操和环境,"善声"可能指的是品德或名声,而"惭偃室"暗示了诗人对自身不够严格的自责。"幽兴"形容心情,而"类萧斋"则是说这种心情与深山古寺中的清幽气氛相似。

“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现实斗争的无奈和批判。"未报"意味着没有回报或成就,而"投虚刃"则是比喻努力都是徒劳。"空防"指的是无谓的防备,而"肆毒材"则形容那些过度且有害的物质。

“恪居知有地,僶俛竞相谐。”最后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平等的感慨。"恪居"意味着坚守自己的立场,而"知有地"则是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僶俛竞相谐"形容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生存而低声下气,互相逢迎。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周围世界的深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与现实政治之间冲突的普遍感受。

作者介绍

宁参
朝代:宋

宁参,仁宗天圣间以将仕郎为白水县尉兼主簿、权知县事。事见清乾隆《白水县志》卷四《重修同州白水县狱记》。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0)

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0)

浣溪沙·其八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0)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

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

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0)

朝中措·其一

腊穷天际傍危栏。密雪舞初残。

表里江山如画,分明不似人间。

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

独恨归来已晚,半生孤负渔竿。

(0)

梅子黄时雨

云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

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

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纹成浪衣成雨。茶瓯注。

新期竹院,残梦莲渚。应误。重帘凄伫。

记并刀剪翠,秋扇留句。信那回轻道,而今归否。

十二曲阑随意凭,楚天不放斜阳暮。沉吟处。

池草暗喧蛙鼓。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