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谢 中 书 书 宋 /陶 弘 景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 。自 康 乐 以 来 ,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交辉(jiāo huī)的意思:指两种光彩互相交错,相互映衬。
俱备(jù bèi)的意思:具备;具有;拥有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鸟乱(niǎo luàn)的意思:形容局势混乱,无法控制或整理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实是(shí shì)的意思:真实、确实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仙都(xiān dōu)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美丽幽静的地方。
以来(yǐ lái)的意思:从某个时间点到现在为止
欲界(yù jiè)的意思:指人们欲望所在的世界,也可指贪欲之境。
与其(yǔ qí)的意思:表示在两种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
- 注释2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 赏析
-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