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渭水秋风》
《渭水秋风》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戛玉(jiá yù)的意思:戛玉指的是用硬物敲击玉器,用以检验其真伪。引申为通过严格考验来辨别真假或优劣。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绿荫(lǜ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阴凉之地,也用来形容得到保护或庇护的地方。

锵金(qiāng jī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而有力,像金属相撞的声音。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也似(yě sì)的意思:也似是一个副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人某物的样子或情况与另一人或事物相似。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玉清(yù qī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清白,心地纯洁无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渭水在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古木脩篁绿荫稠”,以“古木”和“脩篁”(修长的竹子)构成画面的主体,绿荫浓密,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古木”与“脩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着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沉淀。

次句“一川浩浩自东流”,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渭水,用“一川浩浩”形容水流的广阔与奔腾,强调其自然的力量与自由流动的状态。“自东流”则赋予了流水一种动态美,仿佛它有着自己的意志与方向。

第三句“锵金戛玉清如许”,进一步描绘了渭水的清澈与纯净。这里使用了“锵金戛玉”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水声的清脆悦耳,如同金属碰撞或玉石相击的声音,突出了水的清澈与声音的美妙。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水的特质,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一句“不为狂风也似秋”,则是对渭水在狂风中的表现的描述。即使在狂风的侵袭下,渭水依然保持其平静与宁静,仿佛秋天的景象一般。这句话不仅展示了渭水的坚韧与从容,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与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渭水秋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题龙纪院僧室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喜酒见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

(0)

梨园小部

倾宫晨起传轻妆,山殿生风夏日长。

小部新声落天上,无人知是荔枝香。

(0)

山居·其十三

何思何虑只寂然,由来习静类修禅。

一去无多路□□,直启玄关叩洞天。

(0)

南昌城

巍城十八里,雄壮称洪都。

北郭势迤逦,南浦形萦纡。

连亘控西江,囊括尽东湖。

灌侯遗故址,李相规旧模。

改筑龙沙堤,三方第如初。

得非彫残后,民力不足欤。

得非府库竭,费用不给欤。

当时庙堂上,不主公议欤。

我来客城闉,感慨成欷吁。

今古如一辙,有才能远图。

(0)

一络索.柳

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忆自灞陵别后。

青青依旧。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0)

赫曦台四景·其一薄暮明霞

赫曦薄暮真奇绝,初到残阳复西没。

仙霞山外何处山,五彩云霞互明灭。

须臾群阴解剥尽,雨脚如麻渐开豁。

冥冥勃勃不可留,空有残霞半天赤。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