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杨柳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离亭柳色”为题,描绘了离别时分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首句“离亭柳色傍愁过”,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情感基调——在离别的亭子旁,杨柳的绿意映衬着离人的愁绪,仿佛连柳色都染上了离别的哀伤。这里的“离亭”是古人送别之地,“柳色”则暗喻着离别与相思之情,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因此“柳”与“留”谐音,寓意着对离人的挽留与不舍。
次句“羌笛吹寒晓渡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羌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声音悠扬而哀婉,常被用于表达离愁别绪。在这寒冷的清晨,随着羌笛声声,主人公渡过了那条象征着分别的河流。这句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更通过“寒”字和“晓”字,营造出一种凄冷而清寂的氛围,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感。
后两句“莫厌别离频折赠,年年送客未归多”,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频繁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劝慰对方不要厌倦离别时的赠别之礼,因为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此地离别,未能归家者众多。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离别的宽慰,也是对人生无常、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杨柳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之痛与人生的无奈,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离别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