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啸(dú xiào)的意思:独自高歌或独自欢呼。
冠服(guān fú)的意思:指人们穿戴整齐、庄重的服饰,形容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赫奕(hè yì)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灿烂。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铜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刚硬不动的人,形容人非常坚强或刚毅。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系组(xì zǔ)的意思:指人们组成团队、群体,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殷墟(yīn xū)的意思:指殷商时期的遗址,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兴盛和繁荣。
知章(zhī zhāng)的意思:指人有文学修养,懂得诗书礼仪。
子婴(zǐ yīng)的意思:指婴儿,也用来形容非常年幼的孩子。
- 翻译
- 连续三天钱塘江风平浪静,秦王子婴束手就擒交付江山。
即使战事逼近鲁国,人们仍在诵读诗书,旅人经过殷墟遗址独自吟唱。
铁骑渡江声势浩大,铜人离开汉朝时满含泪水。
贺知章欣喜穿上隐士的黄冠蓑衣,享受着山水间的闲适生活。
- 注释
- 钱塘海:指钱塘江,古代著名的江景之一。
子婴:秦朝末代皇帝,这里指秦亡。
弦诵:弹琴诵读,形容学术氛围浓厚。
殷墟:商朝遗址,象征古代文明。
铁马:指骑兵,形容战争场面。
铜人:古代大型铜像,象征国家。
黄冠服:隐士的服饰,象征隐居生活。
钓蓑:钓鱼的蓑衣,代表田园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乃贤对汪水云诗集的读后感,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对汪水云诗歌艺术的欣赏。首句“三日钱塘海不波”可能暗指钱塘江潮的平静,象征着汪诗的深沉内敛;“子婴系组纳山河”借秦王子婴降秦之事,喻汪诗承载深远的历史意蕴。
接下来,“兵临鲁国犹弦诵”以鲁国弦歌不辍的典故,赞美汪诗在困境中仍保持文学的坚守;“客过殷墟独啸歌”则借殷墟遗迹,表达对汪诗独特风格的赞赏,即使在荒凉之地也能发出共鸣。
“铁马渡江功赫奕”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汪诗的磅礴气势相呼应;“铜人辞汉泪滂沱”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汪诗辞别故土时的深情与哀伤。
最后两句“知章喜得黄冠服,野水閒云一钓蓑”借用唐代诗人贺知章归隐的典故,表明诗人认为汪水云的诗歌如同隐士生活,宁静淡泊,自在逍遥,令人欣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比喻,赞扬了汪水云诗集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风格,体现了乃贤对汪诗的高度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宗远先生复入虚白斋余喜承教有日因成短歌一章
竹林先生陈夫子,白发鬖鬖垂两耳。
著书眼似秋月明,为文思入青冥里。
近来学得神仙术,欲向山中餐石髓。
世间自有仙人居,何必蓬莱三万里。
先生一去竟莫回,我尝劝之留不止。
如何擘破山中云,却被茅君强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