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晋霸非由晋,所谓虞亡岂在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不 遇 宋 /华 岳 英 雄 不 遇 勿 长 吁 ,苟 遇 风 云 彼 岂 拘 。不 向 关 中 效 萧 相 ,便 于 江 左 作 夷 吾 。当 知 晋 霸 非 由 晋 ,所 谓 虞 亡 岂 在 虞 。多 少 英 灵 费 河 岳 ,锺 子 不 遇 独 何 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于(biàn yú)的意思:方便,容易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河岳(hé yuè)的意思:形容山河壮丽、宏伟。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所谓(suǒ wèi)的意思:所谓指的是所说的、所称的,用于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称谓或描述。
萧相(xi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面色苍白。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 翻译
- 英雄如果不得志,不必唉声叹气,如果遇到能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怎会受限制。
不要效仿西汉的萧何那样去关中,而应该像东晋的管仲那样在江南建功立业。
要知道晋朝的崛起并非全靠晋国,虞国的灭亡也不全因虞公自身。
无数英雄豪杰的努力都未能改变历史,为何我空有才能却不得施展呢?
- 注释
- 英雄:指有才能的人。
勿:不要。
苟:如果。
风云:比喻好的机遇。
岂:难道。
拘:限制。
关中: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代广阔的中原地区。
萧相:萧何,西汉名臣,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这里指代江南。
晋霸:晋国的霸业。
虞亡:虞国的灭亡。
英灵:英雄豪杰。
费:耗费。
钟予:赋予我才能。
独:仅仅,只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不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遇时的心声和情感。
“英雄不遇勿长吁”,开篇即点出主题,英雄若不得志,不宜过度叹息。这句话显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英杰无用武之地的深刻理解。
接着,“苟遇风云彼岂拘”表明一旦时机成熟,即便是天地间的变化,也不足以束缚英雄的抱负和行动。这里的“风云”象征着变革和机遇,诗人鼓励英雄在关键时刻大展拳脚,不受任何限制。
第三句“不向关中效萧相,便于江左作夷吾”,通过历史上的伟人萧何和夷吾来比喻。萧何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曾在关中一带起到了关键作用;夷吾则是春秋时期的名将。诗人暗示自己若不效仿萧相在关中的作为,便愿意像夷吾那样,在江左(江南地区)立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英雄事迹的向往和自我期许。
“当知晋霸非由晋,所谓虞亡岂在虞”则是借古代晋国和虞国的故事来表达,真正的英杰并不是仅仅因为出生于某个国家或朝代,而是在于其事迹和影响力。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告诉读者,英雄不应被局限于特定的地域或背景。
最后,“多少英灵费河岳,钟予不遇独何欤”则是表达了对那些因时运不济而不能展现自己才华的英雄感到惋惜。诗人用“河岳”作为时间和空间的象征,来形容那些未能留名青史的英杰之灵。末句中的“钟予”,即是诗人的自称,“独何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也未能遇到可以施展才华的时机而感到无奈和悲哀。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对时代变迁的洞察,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写了自己对于“不遇”的深刻理解和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