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严陵·其四》
《泛舟严陵·其四》全文
明 / 朱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时水没干滩平,归去水落峥嵘

却看岸痕思前日,舟在垂杨树巅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没干(méi gàn)的意思:指没有做过某件事情,也可以表示没有参与某个活动或没有得到某个机会。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去水(qù shuǐ)的意思:去除水分或减少水分的含量

时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时光如水流转,转瞬即逝。

树巅(shù diān)的意思:指在树的顶端,形容位置高、地位崇高。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杨树(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本质。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泛舟严陵(其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舟行画面。首句"来时水没干滩平"写出了诗人乘舟初至时,水面平静,水位线几乎淹没了整个河滩,给人以开阔而宁静的印象。次句"归去水落石峥嵘"则转而描绘归程中水位下降,露出峥嵘的石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增添了动态感。

"却看岸痕思前日"通过回首岸边的痕迹,诗人回忆起之前的行程,流露出对过去的回味与感慨。最后一句"舟在垂杨树巅行"以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收尾,舟行之高,仿佛在垂杨树梢间穿梭,既写出舟行之轻快,又寓含了诗人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来时与归去的场景,以及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具有浓厚的意境美。

作者介绍

朱同
朝代:明   字:大同   号:朱陈村民   籍贯:徽州府休宁

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猜你喜欢

孙师郑求题祖庭遗迹卷子·其二

奇石不可见,佛云今有图。

殷勤畏庐叟,为作补天馀。

(0)

天津赠赵尧生侍御

哀乐常过人,有意谁能会?

见君诚恨晚,惨惨心相醉。

立朝难久安,一去志讵遂。

徇名亦烈士,独往何所畏。

(0)

高楼侨居歇浦戊申小春适鼎胡耗至海上讹言腾沸出门怅惘中信步至张园夕阳黯淡风叶翻飞车马亦已阑珊逡巡间于尘辙中拾得残纸书啼血三首字迹敧斜语义诡痛盖攀髯堕弓小臣之辞也·其三

龙飞三十四年春,识主何曾见一臣。

持论遂令人掩耳,弃官谁信我忘身。

蟆肠坐愤妖吞月,鹑首空愁醉赐秦。

试问和熹旧朝士,不欺先帝定何人?

(0)

韬庵属题董元宰书迹卷子高江村所藏,号‘金沙帖’

书家变法法益新,近代惟有杨少师。

鸿堂著录信具眼,晋唐格辙如见嬉。

鲁公清真未险绝,独取米老吾犹疑。

又闻香光晚年语,甘从公权背献羲。

始知避滑必就涩,自讽所短非吾欺。

诸城继作欲变董,持比登善防浇漓。

坚实板鞭谁辨此,笔前未免惭疲羸。

区区分别皆妄凿,强向故纸评妍媸。

韬庵多艺书犹擅,我亦学步聊追随。

何当掷笔睨天际,胸无古人任自为。

(0)

题孟莼孙新著广西边事旁记

龙江波似箭,一夕下邕州。

稍转苍梧棹,遂乘南海流。

行歌具区薮,归隐海藏楼。

欲问来南录,名山属孟侯。

(0)

过横州海棠桥即秦太虚为祝生题词处·其一

醉乡祇在横州地,难得词流此往还。

不道秦郎名解事,犹将广大比人间。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