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云兮为雨滂沱,山有云兮媚汝维何?
山中之人兮和乐而有仪。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首句“山有云兮为雨滂沱”,以动态的云雨描绘了山的生动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预示着生命的滋润与丰盈。接着,“山有云兮媚汝维何?”则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暗示了山中之景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自然之美,更在于其给予人心灵的抚慰。
“山中之人兮和乐而有仪”,将视角转向山中的人们,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们生活的安宁与有序。这不仅是对山中居民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
“余心休休兮媚余匪他,休而有容乎于余寤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深喜爱。这里的“休”字,既指休息,也暗含了“休憩”的意思,强调了心灵的放松与愉悦。诗人通过“寤歌”(醒时歌唱)来表达自己对当前生活的满意与欣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在自然与和谐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之美与山中人的和谐生活,传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