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宠人(chǒng rén)的意思:对某人特别偏爱、溺爱。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得宠(dé chǒng)的意思:指得到宠爱、喜爱或重视。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起立(qǐ lì)的意思:站起来,表示起身行礼或行动。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舞头(wǔ tóu)的意思:指在舞蹈中表演时,舞者头部的动作,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表现出色。
箫管(xiāo guǎn)的意思:箫管是一个指代音乐乐器箫和管的合成词语,用来比喻掌握和控制权力或者职位。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整顿(zhěng dùn)的意思:整顿指的是对混乱、杂乱的事物进行有序、有组织的整理和整顿。
第三声(dì 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的第三个声调,也泛指其他与前述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
- 翻译
- 忽然间站起来吹响了箫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引来满殿的人迎接。
整理好衣裳全部都穿戴好了,领舞者随着音乐的第三拍开始起舞。
- 注释
- 一时:忽然间,一下子。
起立:站起来。
吹箫管:吹奏箫或笛子等管乐器。
得宠人:受到宠爱的人,这里指受帝王宠爱的臣子或后宫嫔妃。
满殿迎:整个宫殿的人都出来迎接。
整顿:整理,收拾。
衣裳:衣服。
皆著却:都穿好了,‘却’在这里表示完成的意思。
舞头:领舞者,舞蹈的领队。
当拍:随着音乐的节拍。
第三声:音乐中的第三个节拍。
-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一百首·其二十八》,描述了皇宫中的一场盛大宴席。诗中的“一时起立吹箫管”,展现了一种突然而起的音乐舞蹈表演,显示出宫廷生活中奢华繁复的文化氛围;“得宠人来满殿迎”,则透露出皇帝或高官对某位受宠爱者的隆重接待,体现了宫廷中的权力与礼仪。
诗人的用词十分精准,“整顿衣裳皆著却”中,“整顿”一词展示了一种从容不迫的仪态美,而“舞头当拍第三声”则描绘出舞者随着音乐节奏摇曳生姿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刻画,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与精致,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王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这种特殊场合的氛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