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瑟(bǎo sè)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优美动听。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度词(dù cí)的意思:度词是汉语中用来表示程度、数量、范围等概念的一类词语。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衡麓(héng lù)的意思:衡麓意为公正、平衡,指衡量事物的标准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湖滨(hú bīn)的意思:指湖边,泛指水边。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凝尘(níng chén)的意思:指尘土凝结,形容时间长久流逝,物事沉淀不动。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 注释
- 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
长沙:古代又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瀛洲:本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网罗人オ,成立文学馆。
入选者极受人羡慕,称内“登瀛洲”,被视为登临仙境一样荣幸。
元代的集贤院,类似唐文学馆,这里暗喻自己有集贤院头衔。
舣:使船靠岸。
湖滨:这里指长沙,因长沙地处洞庭湖边。
衡麓:衡山山麓,即岳麓山,在长沙郊外。
湘水:即湘江,经长沙注入洞庭湖。
泽国:指湖南水乡。
纫兰:佩戴着兰花。
纫,连缀起来。
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汀洲:水边沙地。
搴若:釆摘杜若。
搴,采摘。
若,杜若,一种香草。
招魂:屈原曾于湘江写下《招魂》篇,为昏君楚怀王招魂。
另一
苍梧: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相传为舜所葬处。
黄陵:黄陵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湘潭县北。
相传山上有舜二妃的墓祠。
宝瑟:有二十五弦的拨乐器。
舜时只有五弦和二十三弦。
舜善拨瑟,且教二妃拨瑟。
凝尘:积满灰尘。
几度:多少次,多少个。
词臣:本指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
这里泛指像屈原、贾谊那样的文士、骚人词客。
- 翻译
- 早上还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运,傍晚已在湖滨泊船,去岳麓山寻求写诗的灵感,到湘水边寻找春天。在水乡中把兰花穿以为佩,在小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谁为之招魂呢?
只是徒然地极目远望那环绕在苍梧山上的暮云,湘山昏暗,那湘水之神的宝瑟也聚满了灰尘。世态纷争,悠久而古老的长沙又接纳过多少的迁客骚人呢?
- 鉴赏
这首元代卢挚的《折桂令·长沙怀古》以时空转换起笔,描绘了从早朝瀛洲到傍晚泊舟湖滨,再到探访衡山和湘江的情景。诗人借“纫兰”和“搴若”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屈原的怀念,暗示招魂的主题,寄托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追思。
接着,诗人视线转向苍梧之巅的暮云,以及黄陵祠中被尘封的宝瑟,暗寓历史的沧桑与遗迹的荒凉。他感慨世事如梦,纷扰不断,长沙作为历史上多次涌现词臣之地,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沉浮。
整首词通过怀古抒发情感,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长沙古城厚重历史文化的感慨与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