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促织》
《促织》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声能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衣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出口(chū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或写文章表达清楚、有条理。

声能(shēng néng)的意思:形容声誉迅速扬起,名声大噪。

替人(tì rén)的意思:代替他人承担责任或行动。

衣裘(yī qiú)的意思:指富贵、豪华的衣服。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缫丝(sāo sī)的意思:指繁琐地做事,费时费力。

终夕(zhōng xī)的意思:整天整夜;一天到晚

注释
一声:一次叫声。
遣:引起。
愁:忧虑。
终夕:整夜。
晓:天亮。
不解:不懂得。
缫丝:抽丝。
替:代替。
织:编织。
强来:勉强。
出口:发出声音。
促:催促。
衣裘:衣物。
翻译
一声鸣叫足以让人忧愁,整夜不停直到天明。
它不懂如何抽出蚕丝为人编织,却硬要发出声音催促制作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中人们急于赶制衣物以御寒冷的场景。"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表达了夜晚纺织的声音连绵不断,每一个拉动织布梭子的声音都似乎在驱散某个人的忧愁,一直持续到天亮前。这里通过织音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急迫和忙碌的情感。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急于赶制冬衣情景的不理解与同情。在这个季节,即使是不擅长纺织之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织布,以便尽快制作出御寒的衣物。这里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迫切和生存的艰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纺织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民众在冬季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抗严寒、维持温暖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些普通劳作之人的同情和理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索酒一首与方石

下马呼童索酒忙,出门黄雾正茫茫。

应惭野兴缘秋减,乍觉轻寒与病妨。

彭泽漫劳王宰送,新丰不学马周狂。

亦知善戏非成虐,晬盎从来别有方。

(0)

西山十首·其十

十里平川一掌如,稳骑羸马当轻舆。

山家犬睡门初掩,僧寺人归榻已虚。

远兴直穷高处望,豪吟多在醉中书。

长安饱食真无事,却忆江淮意有馀。

(0)

西山十首·其四

背倚危峰俯碧流,上方台殿出神州。

钟声过院日初午,琴响入空山更秋。

骑马客寻青草渡,采芳人在白蘋洲。

乾坤不尽东南眼,复欲凭高一上楼。

(0)

馈柑于乔世赏用前韵

冻地经寒裂欲开,南柑初载北车来。

霜随玉爪冰丝落,日照金盘火齐堆。

高价敢论燕市踊,远林还忆楚山嵬。

也知黄陆当时传,健笔应劳太史裁。

(0)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其八茅屋时思

报德难忘寸草私,多愁长废蓼莪诗。

也知春雨秋霜意,犹似晨兴夜寝时。

种得松楸成古墓,采将蘋藻荐新祠。

欲凭此恨东归海,江水无情去不知。

(0)

题徐氏含晖堂

家住层峰叠浪中,水光山色动帘栊。

红尘地少多逢石,画栋云轻不受风。

陶径菊松今古在,米船书画往来通。

濯缨谁和沧浪曲,我亦无心谢此翁。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